
圖為中秋團圓圖。 李飛通訊員攝
中秋佳節期間,各地以 “傳承文化、共享團圓” 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讓人們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共享團圓之樂。
在 北苑小區,一場 “中秋鄰里宴” 熱鬧開席。社區居民們各自帶著拿手菜來到活動現場,糖醋排骨、紅燒魚、月餅、桂花糕…… 三十多道菜肴擺滿了長長的餐桌,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平時大家都忙著上班,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這個鄰里宴讓我們像一家人一樣熱鬧過節,太有意義了。” 居民王阿姨笑著說。宴會上,社區還安排了猜燈謎環節,數百條燈謎掛滿了活動現場,既有傳統的字謎,也有關于中秋習俗的趣味題,大人小孩紛紛駐足思考,猜對的居民還能獲得一份精美的小禮品。
將軍小學 則舉辦了 “中秋詩會”,同學們身著傳統服飾,吟誦著與中秋相關的詩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一首首經典詩詞在校園里回蕩,同學們用真摯的情感表達著對中秋的祝福和對團圓的期盼。詩會結束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制作燈籠,大家拿出彩紙、剪刀、膠水等工具,精心裁剪、粘貼,不一會兒,一個個造型各異的燈籠就制作完成了。晚上,這些燈籠被懸掛在校園的樹枝上,點亮后,整個校園都籠罩在溫馨的氛圍中。
鄉村地區的中秋同樣充滿特色。在 將軍村,村民們按照傳統習俗,舉辦了 “祭月” 儀式。傍晚時分,村民們在庭院中擺上月餅、瓜果、糕點等祭品,點燃香燭,全家人一起祭拜月亮,祈求平安順遂、五谷豐登。儀式結束后,村民們還會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舞蹈,唱起悠揚的山歌,整個村子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之中。
此外,一些地方還開展了中秋文化展覽、非遺體驗等活動,讓人們深入了解中秋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在市博物館的中秋文化展上,展出了古代的月餅模子、中秋題材的書畫作品等,工作人員還現場講解了中秋的由來、習俗演變等知識,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無論是城市的廣場上,還是鄉村的庭院里,都能看到人們賞月、吃月餅的身影。圓圓的月亮下,是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傳遞著團圓的美好與溫暖,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