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為劍,以夢為馬
在這五四的節點
寫下青春的詩行
讓每一個躍動的字符
都成為對未來最熱烈的禮贊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全國青年以詩文傳承百年精神,用筆墨激揚時代新聲。從1919年五四運動“以筆為戈”的覺醒吶喊,到今日“以筆為劍”的青春宣言,文字始終是青年表達理想、踐行使命的熾熱載體。
百年前,李大釗、魯迅等先驅以文章喚醒民族之魂;百年后的今天,新時代青年在社交媒體、文學創作和科技創新中延續這一傳統。北京大學青年社團“未名詩社”發起“五四青春詩行”活動,吸引逾萬名學子參與。參與者們將航天夢想、鄉村振興、文化自信等時代主題融入創作,詩句中躍動的字符,既是對先輩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但青年的熱血與擔當從未改變。”青年作家陳默表示。在四川涼山支教教師林小雨的筆下,粉筆與鋼筆同樣具有改變命運的力量;而深圳程序員團體則用代碼“寫”下《數字中國新青年宣言》,展現科技報國的赤子之心。
五四精神歷久彌新,青春詩行永續不絕。當代青年正以多元化的創作形式證明:當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筆墨便能化作照亮時代前路的火炬。正如詩中所言,“讓每一個字符都成為對未來的禮贊”,這既是青春的誓言,更是對百年精神最好的傳承。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快來加入挑戰
讓你的文字成為時代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