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家鄉,揮灑公益熱忱
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長梁鄉,人們總能看見零零散散的土胚房立在某處山腳。每當看到這樣的家鄉場景,湖北第二師范學院2014級應用電子技術教育專業黃芳總想著去改變,她說:“故鄉撫育我長大,當它需要我的時候,我也會立刻回到它身邊去。”
想法敲定,在建始縣長梁鄉村委會的幫助下,黃芳號召當地的返鄉大學生成立“后三溪村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協助駐村辦干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來自不同高校、不同年級的15個大學生志愿者就這樣聚在了一起。建立微信群保持聯系、明確工作任務、將貧困戶以地區劃分成組、每個成員負責相應的扶貧工作……理清工作步驟后,他們準備行動。
早上八九點的長梁鄉,氣溫達到零下。黃芳一早就趕往村委會,和同伴們一起清掃街道。從村委會周邊道路開始,按照規劃好的路線,隊員們分散開來,清掃著各自的區域。
大片的垃圾用鐵鍬鏟起,遇到瓜果皮等難以清掃的雜物,他們就直接蹲下,用手撿起。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僅公路主干道便清掃了2.5公里,一整天下來,寒風瑟瑟的天氣里,大家的身上也不免出了不少汗。
清掃結束后,他們進村發放種植養殖技術的宣傳資料。除了從細節小事上打動住戶,黃芳還跟隨湖北省恩施州司法局駐村干部一起,進村開展貧困戶到訪工作,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想法。“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有責任做政府與村民之間的橋梁,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黃芳的眼神里滿是堅定的神采。
“九組山腰那家的貧困戶就是不愿搬,那邊環境太差了,可怎么辦啊!”面對村里委員的擔心,黃芳決定走訪那戶人家。
穿過大片的樹林后,一行人終于到達。環顧著四周空落落的三間房屋,他們只發現一位70來歲的阿婆佝僂著身子坐在屋門前的木板凳上。“阿婆,我叫黃芳,我們今天來是代表村政府接你們去安置點的。”黃芳先一步走到老人身前俯身說道。“讓我們搬走,沒有了地種,我們吃啥呀!”阿婆的語氣變得有些激動。見此,黃芳趕忙蹲下身來握住老人的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阿婆別擔心,政府都安排好了,左鄰右舍的也有個照應。”在黃芳的解釋下,老人漸漸被說動。
最終,在村委會和黃芳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貧困戶家中的老人領到了一定的生活補助,政府也決定出資建造鞋廠、成立農產品銷售公司,為貧困戶家中增加收入來源,后三溪村脫貧致富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
走訪慰問貧困戶28戶、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清掃村級公路主干道2.5公里……寒假里黃芳積極協助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此外,參加暑期三下鄉、做地鐵志愿者、去小學支教......對于公益事業,黃芳一直滿懷熱忱,在她看來,幫助別人就是最大的快樂。
在收到來自家鄉的感謝信時,黃芳感到無比意外,“貴校學生在返鄉期間的所作所為,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示了新時代新青年的嶄新作為。”感謝信上的一字一句都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我熱愛公益,更熱愛家鄉,只想長此以往,揮灑一片熱忱。”這是黃芳的公益初心,也是她心懷家鄉最真實的寫照。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魏士雄——從文不棄醫的大學生記者
- 魏士雄是2018級眾多畢業生中的一員,他成功考取了全國醫學學術排名第一的醫學院校——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西醫內科研究生。
- 09-29
- 做事,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
-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去采訪高光涵的時候。他的手里正拿著一本《蘇東坡傳》,細細的品讀。
- 09-29
- 教壇無言,寫春秋
- 在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有這樣一個人,他潛心學術,技藝精湛,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無愧德藝雙馨。
- 09-29
- 熱愛鑄就的石油界數學達人
- 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2015級的王周哲,獲得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
- 09-27
- 鄺素嫻有能力才可以走得更遠
- 1997年,鄺素嫻從臺山師范學校走出來,開始她的教育生涯。最初,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園丁”
- 09-27
- 勇敢之心,牽動生命呼喚
- 在2018年7月18日,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幸福航班”暑期社會實踐隊
-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