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足跡,映照山河
——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燕趙實踐團到河北石家莊開展實踐活動
7月25日 - 31日,中國礦業大學燕趙隊實踐團5名同學到河北解放廣場和河北烈士陵園博物館,開展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先后走進解放廣場、烈士陵園博物館等地,通過參觀學習、交流分享、走訪采訪等形式,深入開展紅色實踐活動,感悟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在河北解放廣場,實踐團成員首先來到“勝利之城”雕塑。隨后,大家走進石家莊解放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逐一參觀各展廳,認真聆聽石家莊解放的歷史背景、戰役過程及重要意義。參觀期間,實踐團成員主動與現場游客、市民交流,分享學習感悟,積極傳播紅色文化。離開解放廣場后,實踐團前往河北烈士陵園博物館,成員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緩緩走向烈士紀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表達對先烈們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在烈士紀念館內,大家認真觀看展覽,了解烈士們的生平事跡和英勇壯舉。
為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實踐團還專門采訪了參與過革命戰爭的老兵及烈士后代。老兵們深情回憶戰斗經歷,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與感人故事;烈士后代則分享了先輩的家風家訓及其對自身成長的影響。這些珍貴的口述歷史,讓成員們對革命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紅色足跡映山河,青春擔當譜新篇。中國礦業大學“燕趙隊”實踐團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他們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帶著這份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擔當,在學習和生活中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同時,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學生能夠加入到傳承紅色基因的隊伍中來,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實踐團成員智藝楊說:“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明白,紅色基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革命精神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源泉。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實踐團成員楊叢語表示:“看著這些烈士的遺物,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身影。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努力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團負責人孟婷婷表示:“我們將以此次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宣傳,通過舉辦主題展覽、開展紅色文化講座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色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廖成瑞 孟婷婷攝影人員:王子鵬 姚西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