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黨育棟梁團隊:創新理論宣講進高校 為西部人才培育注入精神動能
聚焦西部人才培育 創新理論宣講落地生根
此次調研以“西部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特色培育機制研究——以廣西師范大學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為例”為核心課題,團隊成員先后走進廣西師范大學、桂林學院等雁山區高校,開展系列化、分眾化的理論宣講活動。據團隊負責人介紹,活動旨在通過“理論+實踐”的雙向互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年群體中“活起來”“熱起來”,為西部高校構建特色化人才培養體系提供思想引領。
線上線下協同發力 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
為提升宣講實效,團隊創新采用“雙線融合”模式:線下以“案例教學+互動研討”形式,結合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的成長故事,將理論解讀轉化為青年聽得懂、記得住的“青春語言”;線上則依托短視頻平臺、在線直播等新媒體矩陣,推出“理論微課堂”“青年說”等特色欄目,累計發布原創宣講內容50余條,覆蓋超10萬人次。
“通過分析優秀學子的科研攻關經歷,我們更能理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深刻內涵。”廣西師范大學學生張明在參與活動后表示,這種“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宣講方式讓理論學習更具代入感。
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雙輪驅動 構建長效育人機制
調研過程中,團隊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形式,深入剖析西部高校人才培育的痛點與需求。數據顯示,超80%的受訪學生希望增加“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培育模式。基于此,團隊提出“三個一”建設方案:打造一支專業化宣講隊伍、開發一套特色化課程資源、建立一批常態化實踐基地,推動理論宣講從“活動式”向“常態化”轉變。
“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將資源投入與創新方式有機結合,才能讓理論宣講真正成為青年成長的‘精神引擎’。”團隊指導教師李華指出,通過構建“學-講-研-行”閉環體系,有助于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踐總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