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雖小,卻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然而,人們對它們的認知往往存在誤區,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群體,更容易因缺乏科學知識而面臨健康隱患。
2025年7月2日至10日,南京師范大學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微觀萬象”微生物知識科普實踐團深入玉帶園、小紅梅、仙林湖、廣志路、翠園等多個社區,開展科普宣講及問卷調研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居民正確認識微生物,提升健康防護意識,獲得社區廣泛好評。
專家采訪:科學指導,讓科普更權威 為確保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團隊特別采訪了微生物專家楊靖鵬教授。楊教授強調,日常消毒要講究方法,75%酒精是最佳選擇。他特別提醒,老人要避免食用隔夜菜,兒童要注意飲食衛生,自制發酵食品存在一定風險。
談及未來發展,楊教授表示,微生物技術在醫療美容等領域前景廣闊,益生菌有望替代部分抗生素。這些專業建議為團隊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
通過這次采訪,團隊成員不僅學習了專業知識,更感受到科普的價值。科學是高深的理論,更是指導生活的智慧。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微生物,科學地面對這個“看不見的世界”。
科普宣講:從“看不見的世界”到“看得見的健康”
“大家知道我們的手上住著多少‘小居民’嗎?”在科普課堂上,團隊成員用生動的語言和卡通視頻,向小朋友們介紹微生物的特點、分類及應用。為了讓抽象的知識更直觀,團隊采用微生物模型制作、微生物繪畫比賽等多種形式。針對老年人群體,團隊則聚焦日常生活場景,講解正確儲存食材、識別變質食品等實用知識。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不少人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并提出問題,志愿者們一一耐心解答。
調研與反饋:傾聽需求,優化科普 在宣講的過程中,團隊成員根據宣講對象的特點,設計并發放問卷,調研小朋友們對于微生物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與老人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與對微生物的認知水平。此外,團隊還設計了線上調查問卷,以便了解更多地區、各年齡段、各行各業的人們對微生物的了解程度。在活動過程中,團隊成員還向調研對象發放團隊前期設計的宣傳折頁,旨在增強民眾對營養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理解。
展望未來:讓微生物科普持續發光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微生物知識走進社區,也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科普的價值。未來,團隊將繼續運營“微觀萬象”科普公眾號,并聯合更多社區開展長期科普活動,讓科學知識真正服務于健康生活。

微生物雖小,卻關乎每個人的健康。通過科普的力量,“微觀萬象”微生物知識科普實踐團助力公眾筑起一道健康防線,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青春智慧。
供稿:“微觀萬象”微生物知識科普實踐團
供圖:“微觀萬象”微生物知識科普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