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頭“日”進,知行合一
“橄”頭“日”進,知行合一
基層是青年學子彰顯青春智慧的廣闊舞臺,助力基礎教育階段學子提升綜合素養、推動鄉鎮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的有效形式。為了進一步培養鄉鎮學子的學習興趣,引領鄉鎮學子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和歷史自覺、提高綜合素養,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組織了“知行合一,青云萬里”“知青”綜合實踐團隊,前往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姚集鎮第二小學進行為期14天的支教活動。
實踐內容
“生命在于運動。”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劉展赫同學負責體育科目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同學們強身健體,了解并初步掌握一門新的體育技能——橄欖球,在課堂中,成員主要教授給了學生們基本的規則、如何正確持球以及交遞球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和共同進步。
由于本次實踐活動是在暑期開展,天氣較為炎熱,不適宜開展長時間的戶外活動項目,且橄欖球運動本身是一項具有一定對抗性的接觸性運動,對于五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也確實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容易有受傷的風險。因此,在與其他團隊成員和對接老師商討斟酌過后,決定將體育課改為室內課,教學內容也改為日語入門教學。費德里科·費里尼曾說:“每種不同的語言都是一種不同的生活視角。”在日語教學入門課程中,團隊成員主要教授基礎的五十音(清音),以及日常常用寒暄語,讓學生初步掌握日語的基本詞匯、語法和句型,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
實踐感受
在整個支教實踐中,支教團隊各成員不僅傳授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與學生們建立了真實的互動和情感聯系。姚集二小的同學們都很熱情,也很配合課堂教學。食堂的阿姨每天都會給大家準備豐盛又美味的飯菜,還會咨詢各位成員的意見,按照反饋的口味來做飯做菜。通過體育和日語的教學,幫助學生們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鍛煉了身體素質,并增加了他們對跨文化交流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幫助他們樹立高度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感。同時,團隊成員們也學到了很多,切身體會到小學教師特別是鄉鎮教師的辛苦與不易,了解到作為老師應該加強哪方面的能力,如何增強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增加學生興趣,如何有效、充分備課;更加了解了鄉鎮教育的現狀和挑戰,認識到鄉鎮教育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也決心在未來繼續為鄉鎮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劉展赫 高瑗璐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蘇大學子三下鄉:情系睢寧,暖心支教
-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子,在暑期實踐中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成立了“知行合一,青云萬里”綜合實踐團,與徐州姚集第二小學
- 08-16
- “橄”頭“日”進,知行合一
- 基層是青年學子彰顯青春智慧的廣闊舞臺,助力基礎教育階段學子提升綜合素養、推動鄉鎮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的有效形
-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