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西南石油大學“蘇寫青春”實踐隊借建黨102周年之契機,前往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準備開展為期五天的志愿活動,為推廣歷史知識、傳播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奉獻青春力量。

三蘇精神尤以蘇軾為代表。蘇軾曾言“守其初心,始終如一”,與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遙相輝映,激起強烈共鳴。2022年6月8日,習總書記來川蒞眉考察三蘇祠時強調,黨員干部要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廉潔從政,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三蘇精神不僅是古人在身體力行中映射出的生命哲學,在當下蓬勃發展的多元社會,更應成為每個人實現人生意義的價值標桿。實踐隊員秉持蘇軾“以民為本”的宗旨,以熱情真誠的服務態度迎接每一位游客,用實際行動做歷史文化的宣傳者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者。
與往常不同,近期到訪的游客還包括眾多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因此三蘇祠博物館從早上9點開門時便客流滿滿。盛夏的三蘇祠生機勃勃,古樹蔥蘢,但也同樣酷熱難耐。驕陽似火,風過臉頰感覺到的卻是一陣熱浪。負責檢票的隊員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連續站立8個小時,完成一天3500余人次的檢票任務。他們不僅要確保一人一票,憑證入館,還要維持快速且穩定的入場秩序。實踐隊員看見個別乘坐輪椅的老人,行動十分不方便,便主動打開閘機旁的側門幫助其入場。有游客對入館規則和購票明細不太了解,實踐隊員耐心為其提供咨詢解答,幫助游客解決相關疑惑,提高出行品質。“雖然檢票工作非常辛苦,但我很樂意在這次意義豐富的志愿活動中不斷突破自我”,隊員唐鵬城在結束一天繁重的任務后依舊熱情滿滿。

三蘇祠博物館是一個展示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場所,也是一個傳承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展品陳列于此,供奉三蘇父子像的殿堂莊重肅穆。維持文明有序的館內環境單靠游客的自覺是不夠的,本次志愿服務的意義也得以體現。在三蘇祠的各個場館,一位位“紅馬甲”時刻注意著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及時發現并制止,他們就是負責維持館內秩序的實踐隊員。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為游客提供簡單的咨詢講解和場所指引等服務,為其創造舒適滿意的出游體驗。有的游客忽視館內規則,在場館內隨意觸碰展品,使用閃光燈,在實踐隊員的溫馨提醒之下都立刻停止不當行為。小孩調皮好動,隨意翻越圍欄的情況十分常見,但都被認真負責的隊員及時攔下,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隊員闕志銳第一次參加這類志愿活動便收獲頗豐,“習慣了別人周到的服務,親身體驗后才知道耐心地勸導、靈活地應對……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并非想象般輕松。”

三蘇精神,是“功廢于貪,行成于廉”的潔身清廉,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樂觀豁達,是“何時忘卻營營”的淡泊名利……。三蘇精神是中華民族無形的寶貴財富,是前人留給新時代青年最好的遺產。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最為鮮活的例證。”
“在這次三蘇祠志愿服務活動中,我看到了三蘇精神的在年輕群體當中的關注度以及實踐隊員們的熱情”,向實踐隊提供指導的三蘇祠工作人員鄒老師難掩欣慰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主動接過前人手中的接力棒。薪火相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煥發強大的生命力,浩蕩于時代的洪流。
從三蘇祠打開一扇通往中華文化的大門,從‘三蘇’找到作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應有的志氣、骨氣、底氣。三蘇文化涵蓋豐富,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其當代影響力至今未泯,激發我們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賡續三蘇精神,展現志愿青春,為千年的三蘇精神注入青春力量,促進其在新時代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