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為加強校地合作,促進協同育人,我校在小崗村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校團委素質拓展科楊爭光老師、小崗村黨委副書記嚴余山共同參與揭牌儀式,并充分利用自身之所長,結合學校中醫藥資源優勢,在帶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聯合安徽醫科大學“醫心預疫”暑期社會實踐團、鳳陽縣鼓樓醫院開展了一場愛心義診志愿服務活動,以青春之力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愛心義診,彰顯杏林魅力 小崗村當地居民多從事農業生產勞動,體力勞動較多,容易積勞成疾,前來接受義診服務的居民在病癥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多表現為關節炎、肩周炎、脊椎腰椎不適等癥狀。中醫推拿、艾灸、五禽戲、中藥香囊、測血壓…… 充滿中醫藥味的義診項目,讓當地居民感受到中醫學的神奇魅力。實踐隊員結合自身所學和專業特長,施以推拿、艾灸等中醫療法幫助緩解病癥疼痛。現場彌漫著灼燒艾灸和中藥香囊的獨特草藥香氣,十分熱鬧且有序。實踐隊員們詳細詢問居民的病情,盡己所能耐心解惑答疑,積極宣傳中醫四季養生理論和方法,解釋中醫“治未病”思想,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及防病意識,增強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認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在義診中,實踐隊員們還結識了一位常年練習中醫功法的老爺爺,年過八旬卻神采奕奕,健步如飛,中醫基礎理論知識信手拈來,他還自創了一些日常用于保健養生的功法操,與實踐隊員們交流分享,互相學習。實踐隊員紛紛表示敬佩,同時也堅定了自己學中醫、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信念。
黨建帶動團建,圍爐夜話談感受 黨建引領,團建賦能,黨建帶團建,助力青年學生成長。夏日余暉,傍晚時分,“大醫精誠”實踐團成員們在小崗村新時代精神文明廣場一處涼亭里圍著燈爐分享實踐心得體會,暢談中醫藥青年學子職責使命。隊員們踴躍發言,分享體會,交流想法,闡述思想,有的說到自己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新鮮趣事,有的發表個人實踐的自我評價,有的談到中醫藥的發展前景.....現場氛圍十分和諧融洽,進一步濃厚了團隊團結協作的氛圍,給大家提供一個思想交流、解惑答疑、情感共鳴、互相幫助的平臺,也有利于促進黨建帶團建制度落實落地、見行見效,不斷提升團組織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圍爐夜話》本是晚清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所著的一本儒家通俗讀物,主要對于歷史上的文學典故作議論評價,而當代的“圍爐夜話”則是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許多人在閑暇的日子里,總會邀約三五好友,圍爐而話,這一場景當下已在中國多地鄉村、社區流行,參會民眾和干部以鄰里拉家常的方式展開,大家暢所欲言、觀點碰撞,圍坐一起共話身邊事、家國事。
通過此次實踐,實踐團以自身的行動展現了青年擔當,更加明確了未來的奮斗方向。未來,實踐隊員們將勇擔時代責任,講好中醫藥故事,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