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助力農民增收
參加了浙江農林大學“神秀天臺山,云端未來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了天臺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農業的重要性和茶業在天臺的獨特性。在實踐中我們深入調研了7個茶企和所在的鄉鎮,了解當地茶業的發展狀況和當地鄉村振興的規劃,我們更深入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實踐的第一站,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天臺縣農業農村局就天臺山云霧茶原料生態示范基地的初步實施進行深入的探討。在討論中,通過金老師對方案的介紹,我深刻認識到設計需要因地制宜,了解委托者真正的訴求,做真正能落地的設計。在會議上,蔣東輝副局長對團隊提出的打造茶葉品種園的初步思路與設想表示充分肯定,強調了農業,尤其是茶葉在天臺的重要性,他也強調了要加快三茶融合發展,推動“文化賦農,助力三農”。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與茶學院學生同行,了解到了茶產業的相關機械設備,認識到了現代機械對農業的重要性。
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天臺的茶文化,我們來到了天臺天臺山云霧茶非遺陳列館,盧館長為我們介紹了天臺非遺云霧茶的歷史和制作工藝。天臺云霧茶的發展是很多先人慢慢摸索中,通過當時的科技,將云霧茶一步步發揚光大。在非遺館中,我們訪談了盧館長、科協副會長范曉玲和得一齋負責人,了解到了當地對茶農和茶企的相關扶持政策,以及茶企產品研發的曲折艱苦之路。
基本了解當地茶業現狀后,我們先后走訪了幾家具有代表性的茶廠,有“天臺黃茶發現者”九遮茶廠和智慧茶園紫凝茶廠。我們深入走入茶廠車間,走入茶園。在柱峰茶業專業合作社中,我們看到了茶廠在指導老師金敏麗的指導和我們團隊幫助下完成的茶廠外立面設計和茶空間設計,和茶園內的游步道和標示牌設計。我們在茶園中深入調研,了解到了茶園管理的情況,了解茶園中病蟲害和施肥的相關措施。
作為園林學院的學生,我們實踐團還對天臺的風景名勝區進行走訪調研,了解天臺風景資源的現狀和困境,我們也從年輕人的角度提出了我們對天臺風景區的建議。我們也對石梁集鎮進行業態調研,也對居民進行了深入調研,根據未來鄉村的九大場景總結了集鎮的不足,也對集鎮未來鄉村打造提供了我們的思路和建議。
在為期六天線下實踐讓我對鄉村振興和農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實踐中,我們深入村莊進行調研,了解當地農業現狀、發展方向和存在的問題。通過與當地村民的交流,我們了解到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未來的期望。我們還參觀了當地的農業企業,了解了他們的發展歷程和經驗。通過這次實踐,我認識到農業的發展對于鄉村振興至關重要,茶業對天臺的重要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動,鄉村人口逐漸減少,許多農村地區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產業轉型的挑戰。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要途徑。只有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才能推動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此外,我還學到了很多實踐技能,比如如何安撫村民情緒配合調研,如何和店鋪溝通。這些實踐技能在未來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時大有裨益。同時,在實踐中,我也學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總的來說,這次實踐讓我對鄉村振興和農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實踐技能和團隊協作的經驗,受益匪淺。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經驗和技能將會對我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且幫助我更好地為農業和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作者:趙梓而 來源:浙江農林大學“神秀天臺山,云端未來村”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