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紅色記憶,筑青春之夢。
“七彩圓夢“魅力甲骨支教團來到安陽市大坡小學,此學校是一所紅軍小學,紅色足跡遍布,革命烈士郭聲鏞曾就讀于此所小學。
郭聲鏞,1904年生,安陽縣大坡村人。1921年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學習,1925年畢業后毅然報考了黃埔軍校(第四期),是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11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三營七連連長的郭聲鏞率部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撤下來的部隊改編為工農紅軍第四師,郭聲鏞任第十團三營營長,徐向前為第十團黨代表。1928年1月,紅四師到廣東海陸豐一帶。那里土豪劣紳武裝很多,部隊幾乎天天打仗,每次打仗郭聲鏞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在果隴戰斗中,敵人憑借堅固的工事和強大的火力,進行頑抗。郭聲鏞帶著幾個戰士,一口氣沖到敵人的大門口,用煤油點著火把大門燒掉,但里邊還有一道鐵門,很難攻破。這時郭聲鏞帶著幾個戰士爬上門樓,掩護其他同志破門,最終攻克了果隴據點。一次在陸豐大安洞附近與敵人遭遇,戰斗打得異常激烈,子彈打光了,郭聲鏞與戰士們就用手榴彈與敵人拼,手榴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郭聲鏞不幸被俘。被俘后,敵人對他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嚴刑拷打,郭聲鏞堅貞不屈,視死如歸,表現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崇高品德和堅強意志。1929年春,郭聲鏞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殺于廣州,年僅25歲。
郭聲鏞是一位英勇善戰的紅軍指揮員,優秀共產黨員。徐向前元帥生前曾對郭聲鏞給予高度的評價:“郭聲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好黨員,對黨忠誠,作戰勇敢,是一名有過戰功的指揮員。”
有此革命先輩作為榜樣,吾輩定然會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