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藜支教 | “岐黃惠民路,健康服務行”——南星伯藜支教團醫療健康服務
在這盛夏炎炎,蟬鳴不息的日子里,南星伯藜支教團化為清風一縷,秉承為民服務的初心,來到了徐州豐縣大劉集衛生所和大劉集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中醫進劉集”醫療健康服務活動,為當地群眾送來了這個夏日的一份特殊“清涼”。
活動共有五個部分,分別為量血壓、推拿按摩、耳穴埋籽、品味花茶和中醫宣講。

活動開始前,考慮到當地人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不一,支教團特意進行了項目技能培訓,叮囑每一位成員在實踐過程中切記詢問老年人的基礎病,聯系前后病情,做到按摩的同時不傷害身體,為血壓偏高的人群介紹良好的生活方式。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五個活動吧!
先知先覺,知己知彼 血壓異常會引起人體的不適,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支教團成員為每位前來測量的居民認真檢測,記錄相關數據,了解其生活習慣,悉心告知血壓情況,宣傳血壓相關知識,讓更多人了解高血壓的危害,熟悉高血壓病的防治知識,培養良好飲食習慣。讓居民們保持心胸開闊舒適,享受健康生活。
輕拿慢推,殷殷叮囑 科普進萬家,健康常相伴。辛勤工作的人們,不可避免地產生疲勞,而中醫推拿便是緩解疲勞的密鑰。在中醫推拿過程中,支教團成員將所學知識運用至實踐中,有針對性地為居民們提供推拿服務,力度和動作均勻和緩,剛中有柔,剛柔并濟,因人制宜,巧用力度,變換手法,為前來體驗的居民放松頭肩和四肢。
期間支教團成員也會根據他們自身的健康情況改變推拿手法和力度,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所有成員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面貌,親切地與人們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引來居民們紛紛稱贊。人來人往,南星伯藜支教團于喧鬧中營造出一片平靜天地。
耳穴埋籽,王不留行 “耳穴埋籽”療法又稱耳穴貼壓法,是用代替耳針的藥丸、藥籽、谷類等物品利用膠布埋于耳部不同穴位,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
支教團成員認真耐心地向爺爺奶奶講解耳穴埋籽的作用,并詢問他們近期是否存在失眠等情況。隨后,成員們為爺爺奶奶們定穴,詢問是否有疼痛感,繼而進行埋籽,并指導如何進行正確按壓,叮囑爺爺奶奶們回去以后可以每天按壓3-5次,睡覺前再長時間按壓一次,兩到三天之后就可以取下。
從剛開始的擔憂遲疑,再到漸漸地嘗試,轉變為最終的信任與感激,他們的反饋給予了支教團莫大的支持,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春水煎茶,藥香沁脾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此次支教團為當地居民準備了五款不同的花茶,分別為菊花、金銀花、枸杞、檸檬和玫瑰花茶。
支教團成員用熱水沖泡事先準備好的中草藥花茶,泡好的花茶盈蘊著淡淡的茶香,引得周邊過路人的好奇駐足。
支教團成員用質樸的語言為他們講解各式花茶的配方組成及作用,例如枸杞茶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并向爺爺奶奶介紹泡法和注意點,鼓勵他們將學到的知識傳播給身邊人。爺爺奶奶們品嘗著花茶,怡然自得。
小小一杯茶,傳承的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也拉進了當地百姓和中醫文化的距離,在今天傳遞著雅俗共賞的健康理念。
杏林宣講,中醫弘揚 這火力全開的盛夏,也是適合養生的時節。中醫藥膳一直是中華文明之瑰寶,對人民健康和生活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一茶一飲,一粥一飯,藥食同源,皆是養生。支教團成員為居民們分別詳細地介紹了綠豆粥、百合粥以及地瓜粥等的制法與功效。“綠豆粥解暑、百合粥潤肺……”這些常見的藥膳也引發了現場居民朋友們的共鳴,讓更多的“藥食同源”走進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不僅如此,支教團成員還為當地居民介紹并展示了中醫功法,包括太極拳、八段錦以及五禽戲等,并呼吁他們將中醫功法融入晨練、飯后生活中,以達到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效果。
夏日蚊蟲群舞,支教團成員將精心制備的香囊贈予前來參加活動的爺爺奶奶們,為他們講述香囊的驅蚊作用以及香囊的放置地點。
青春何懼晌時日,鄉約盛夏正當行。南星伯藜支教團感受民眾的心跳,用實際行動熱情回應著當地居民的熱切期盼,民眾感激志愿者的存眷,用他們的善良淳樸溫暖著南星支教團的心,彼此的距離翻越地域界限、跨越年齡隔閡,漸漸走進......
以青春之名,
志存高遠,不負韶華。
南星伯黎支教團會將個人的發展,
融入中國志愿服務事業大流中。
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
放飛青春夢想,
為了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
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利益,
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