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響應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自信自強號召,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小組部分隊員于2023年1月6日,開展以“扎根時代沃土 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儒學文化宣傳活動。本次實踐活動主要在騰訊會議開展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的宣講,并在宣講結束后組織大家觀看關于儒家文化的視頻,讓大眾更了解儒家文化的同時推動家鄉文化的發展。
為宣講做準備工作,隊員于2023年1月6日早上八點將通過網絡將問卷分發出去以及將會議宣傳出去,對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一詞對人們提出問題,基于君子對于省內的傳統文化是否有關聯做出了提問。截至2023年1月4日下午五點,問卷停止作答,隊員開始統合問卷結果并預定了晚上19點的會議宣講。至晚上19點,有了會議前的宣傳,人潮也是一波又一波涌進,在正式宣講前,為了活躍隊員與大家之間的氣氛,隊員劉春妍先讓同學們思考討論君子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除此之外還讓大家將君子與我們的遼寧省文化結合,同學們都積極踴躍的發言,各抒己見。通過問卷的后臺數據反映和宣講前的熱身小活動,可以看出當代青少年對自己的家鄉文化和儒家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兩者的了解僅停留在表面上,只能背誦一些《論語》當中的經典句子,卻不能理解其中的內涵;只能簡單的列舉一些儒家思想,卻不能深刻理解其內涵并將其應用的生活當中;基本大部分同學都難以很快說出儒家文化和家鄉文化的共生性在何處。問題明了了,隊員也隨之略微改動了宣傳重點。
會議正式開始。會議伊始,隊員劉春妍先從大家比較熟悉的三孔之地“孔府”、“孔廟”、“孔林”講起,然后點出自己的家鄉文化也有很多這樣的紀念孔子一樣的君子人格一樣的,講入遼寧古建筑唐代建的朝陽北塔,遼代建的遼陽白塔、錦州大廣濟寺塔和義縣奉國寺,明代建的興城古城和北鎮、興城的石坊,清代建的皇宮(沈陽故宮)、福陵、昭陵和永陵等等,有共鳴的人們在評論里都活躍了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隨即隊員自然而然開始了對“君子”的闡述。
從“君子”的起源以及基本內涵,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兩句以及含義,形象描述了其含義。然后隊員帶著大家走近孔子,走進《論語》。解釋了《論語》中的君子之德,通過《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何謂知?樊遲問知,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知就說知,不知就說不知,這也是智慧的表現。每個人可能都會被人誤解,不因他人的誤解而郁悶、惆悵,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對于君子的精神追求更是展開了詳細的闡述,孔子不否認人有追求正當利益的權利,但孔子強調人對于利益的追求一定要符合正當性的要求。對于君子標準的界定也介紹給了大家,這就要求大家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胸有大志,是宏闊的;人際關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集體的合作中有所作為。
所以孔子曾經說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群而不爭,矜而不黨。違背義的事情,即使再有利也不應當做。人們從心底產生的敬畏以及想要保護文化這樣的小事也無不是君子的良好品德,古代建筑也和三孔一樣有著一定的代表作用,讓這里的人們心里有著一絲自己的自豪感,有著自己的文化底氣,因此繼續保護我們的古建筑,像三孔那樣寄托我們的情感,也能體現出我們君子的品格。
通過隊員的講解,大家對于君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過本次的調研和宣傳居民們進一步理解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自信自強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廣真實、立體、全面的儒家文化,助力儒家文化的弘揚傳播,賡續保護家鄉茂腔文化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