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模式結碩果 丁灣百姓享紅利
武科大網訊(通訊員胡國慶)7月11日上午,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赴楊寨鎮“慧眼瞰今測繪鄉村古建,星火擷紅助力鄉村振興”實景三維數據賦能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建筑與規劃系教授兼團隊指導老師肖霄和團委書記兼2023級輔導員夏錦萱的帶領下,赴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楊寨鎮丁灣村開展走訪調研。一入村,團隊成員便從整潔的街道,修繕良好的房屋,感受到“三金模式”的實效——這份“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入股股金”的收益清單,正讓鄉村振興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成為托起村民幸福生活的“增收密碼”。
丁灣村的“錢袋子”,曾是村民心中的“難心事”。過去土地零散拋荒,村民要么外出務工“顧不上家”,要么守著薄田“賺不到錢”,不少家庭面臨增收無門,致富無路的困境。隨著丁灣村自己的企業——湖北鑫沄高科技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落戶,“三金模式”應運而生:村民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得租金,到企業務工拿薪金,以土地入股分股金,這樣的政策徹底打破了傳統農耕的收入局限。
面對團隊成員葉科關于“收入變化”的詢問,在鑫沄公司加工廠工作的村民李明華算起了明白賬:“家里5畝地流轉給公司,每年租金3000元;我在車間上班,月薪3000多元;年底還能拿到合作社的入股分紅,一年下來比以前外出打工掙得還多,關鍵是能照顧老人孩子!”實際上,像李明華這樣的受益者不在少數,“三金模式”已帶動200多戶村民實現穩定增收,讓“守著家鄉也能過好日子”從期盼變成現實。
團隊成員在村里實地走訪,詳細了解“三金模式”的運行細節:公司流轉的3000畝土地中,1800畝花生地為加工廠提供穩定原料,500畝太空蓮、700畝軟籽石榴基地形成特色種植產業鏈,土地租金按年足額發放;加工廠從原料分揀到成品包裝的各個環節,優先雇傭本村村民,崗位覆蓋田間管理、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等,讓村民“務工不出村”;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年底按收益分紅,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股東”。這三重收益相互疊加,讓村民與產業發展深度綁定,共享發展紅利。
“‘三金模式’的核心是讓村民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肖霄在調研中強調,“它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把企業發展、土地效益與村民收入緊緊綁在一起,既激活了農村資源,又凝聚了發展合力,為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鮮活范例。”團隊成員吳宇童深有感觸地說:“看到村民們靠著自家地,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增收,我真切體會到“產業興則百姓富”的道理。”
社會實踐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