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 —— 為了深入探索傳統文化的傳承路徑,提升青少年對戲曲文化的認知與興趣,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在今年暑期迎來了由6名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團隊成員在博物館的支持下,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昆山戲曲文化傳承與青年參與路徑調研”項目,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成果斐然。
在活動的首日,團隊參觀了博物館并通過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了解了昆曲的歷史起源、劇種特色及其發展過程。通過使用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團隊成員能夠沉浸式體驗經典劇目的演繹,進一步感受戲曲的獨特魅力。
第二天,團隊成員與當地的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深入交流,記錄了他們的藝術生涯和傳承過程中的挑戰與創新嘗試。傳承人們紛紛表示,青年人對傳統戲曲的認知和興趣的提升,將是非遺文化得以傳承的關鍵。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團隊組織了創意實踐工坊活動,通過戲曲臉譜繪制、戲服試穿和經典唱段學習等互動形式,參與者紛紛發揮創造力,創作出具有現代感的戲曲主題作品。同時,團隊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短視頻和創意作品,成功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關注。
活動的最后階段,團隊設計了問卷調查,針對不同年齡段群體的戲曲文化認知度進行調研,并通過線下宣講會向公眾宣傳了此次活動的成果。調研報告和文化檔案的形成,為昆山戲曲文化的進一步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數據與文化資料。
此次社會實踐不僅提升了團隊成員的文化傳播能力,也為昆山的戲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團隊計劃與博物館和當地戲曲社團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定期開展文化活動,進一步推動戲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承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