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運用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指示,7月14日,“Mg-Li”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泰山深處的6907工程開展紅色實踐活動。
當日上午,實踐團首站抵達中國石化山東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6907工程項目專班侯曉林主任予以接待,并為隊員們系統解析了這一歷史工程背后的技術細節與建設智慧。在沒有大型機械的艱苦條件下,建設者們憑借人力完成直徑40米穹頂拼接,焊接誤差控制在了驚人的3毫米之內,整個工程歷時4年4個月零4天,充分體現了那一代人嚴謹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侯主任還特別指出,“靠山隱蔽、平站結合”的戰略設計源于李先念副總理的親自批示,展現了特殊年代的戰略遠見與集體智慧。他鼓勵實踐團成員深入挖掘這段歷史,講好6907故事,傳承其精神內核。
隨后,實踐團有幸聆聽了初期參與建設的汪大牛老師的動人講述。他以樸實真摯的語言,回顧了“通訊靠吼、取暖靠抖”卻無人退縮的艱苦歲月,深情提到同志們為保障工程進度在高粱地絕食留守的事跡。他強調,6907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地下工業糧倉”,更是那一代人以青春和熱血守護國家安全的象征。汪老師寄語年輕一代,要深刻理解艱苦奮斗的歷史內涵,讓紅色基因真正 融入血脈、代代相傳。
整場活動在管理人員王堯的全程陪同下安全有序進行。實踐團成員表示,通過此次實地探訪與面對面交流,大家不僅對三線建設的歷史有了更立體的認識,也更堅定了傳承紅色精神、立志報國的信念。歷史與當下的對話,精神與使命的傳承,在這一刻顯得格外真切而厚重。
作者:李穎能 呂明欣
來源:“Mg-Li”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