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行綠茵|察業余賽事活力,探全民體育新篇
(通訊員武俊丞)《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指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足球運動作為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關乎群眾體育的活力與溫度。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作為省內業余足球體系的重要載體,不僅展現了草根足球的蓬勃生機,也體現了體育與城市文化、社區生活深度融合的探索精神。為聆聽多元聲音,匯聚真實建議,紅柚青年們開展了一次深入一線的專題調研。
圖1團隊成員徐州場合照
實踐團成員們以賽事組織與受眾體驗為核心,以深度訪談為主要方法,分別與聯賽運營部門負責人、多個球迷協會代表、現場觀眾及周邊社區居民進行了廣泛交流。此次調研旨在為推動江蘇省業余足球賽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證依據,也為構建更健康、更開放、更具凝聚力的體育社群生態貢獻思考力量。
于細微處見真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任何一場精彩賽事的成功舉辦,都離不開幕后細致入微的保障工作。紅柚青年們的實踐之旅,便從徐州奧體中心那間忙碌而有序的倉庫開始。這里看不見看臺上的熱烈歡呼,也遠離綠茵場上的矚目焦點,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堆放的賽事物資、待核對的流程表格和團隊成員忙碌有序的身影。成員們積極參與物資清點、裝備分發與數據錄入等具體工作,協助保障賽事順利運轉。在這無聲卻至關重要的“第二現場”,實踐團成員們切實體會到賽事保障工作的細致與艱辛,也認識到每一份平凡付出,都是匯聚臺前光彩的堅實基石。
圖2團隊成員搬運助威物資
圖3團隊成員協助賽前準備
對話運營掌舵人 “體育之于社會,其價值不僅在于競技,更在于參與和共享。”在與國體文化體育(徐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偉豪的深度對話中,實踐團成員們對蘇超的定位與價值有了更為系統的認識。在采訪時,尹總明確指出,蘇超從不是職業聯賽的翻版,而是一項真正根植于大眾的“群眾性體育活動”。

圖4團隊成員采訪國體(徐州)總經理尹偉豪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蘇超以五元的象征性票價,提供了遠超價格的價值回報——既包括專業的賽事物料與現場保障,也包括深厚的情感體驗與在地認同。它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成為一個塑造城市榮譽、凝聚市民歸屬感的文化載體。正如尹總所言,“讓老百姓對自己的城市更有歸屬感和榮譽感”,體育的社會功能于此得以充分彰顯。
從公共管理與社會科學的視角看,蘇超的成功實踐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樣本:真正可持續的群眾體育發展模式,并非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廣,而是自下而上地回應需求、做好服務,讓民眾成為真正的主角。
聆聽看臺最強音
在徐州奧體中心賽前檢票處,實踐團成員與徐州漢風球迷會的觀賽隊伍相遇,并與會長展開交流。會長表示,民間足球正展現出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真實面貌。盡管當前聯賽仍面臨“認知門檻高”和“一票難求”等現實問題,但蘇超賽事已然帶動更多家庭走進球場,推動青訓發展,促進本土文化與體育融合。
圖5團隊成員采訪漢風球迷會會長
實踐團成員在調研過程中,不僅協助賽事物資管理與現場支持,還主動參與球迷群體互動,記錄他們的口號、服飾與情感表達,并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系統收集不同群體對江蘇足球發展的看法。在與漢風球迷會的交流中,成員們切實體會到民間自組織在凝聚城市認同、傳播體育文化中的橋梁作用。
從初露頭角到火遍全網,蘇超一直堅持三個要點:一是參與主體的“業余化”,讓普通足球愛好者成為賽場主角;二是賽程設計的“親民化”,將比賽安排在周末,最大限度降低觀賽與參與門檻;三是運營理念的“服務化”,不刻意追求流量曝光,而是沉下心來夯實規則框架與服務體驗。正是這種對初心的堅守,塑造了蘇超獨特的賽事氣質;也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運營邏輯,才讓蘇超賦能全民體育推廣,在文體競賽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實踐團在調研中也發現,如何將短期熱度轉化為長期參與、如何構建可持續的足球生態,仍需要賽事組織方、球迷團體與社會各方共同探索。通過此次實地參與和訪談,紅柚青年們不僅深入了解了群眾足球的真實生態,也將持續為江蘇足球發展建言獻策。
圖6團隊成員蘇州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