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基層群眾更好地融入社會發展,近日,貴州商學院文化旅游學院“聲動萬家·語連民心”推普實踐團深入興義市萬峰林街道,開展了一場走進鄉村、走進群眾,以“培訓+宣講+表演”的模式的普通話推廣夜校課程,以孩子們的熱忱為鄉音注入普通話的活力,為鄉村的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生機。
實踐團依托“貴州青年鄉村振興夜校”實踐專項計劃與萬峰林街道活動室,組織32名兒童參與系列普通話活動,兒童滿意度97%,通過“小小主持人”普通話推廣、小小主持人參與晚間文藝匯演主持、十米長卷繪心聲,普通話融入美麗鄉村系列活動,為鄉村注入溫暖力量。

圖為實踐團 晚間文藝匯演留影合照 供圖李建潔
開展“小小主持人”普通話推廣
在萬峰林街道活動室,實踐團成員以“普通話的魅力與重要性”為主題,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語言課。從發音規范到表達技巧,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和親切的方言對比,幫助孩子們理解普通話的實用性與美感。從最基礎的聲母、韻母、聲調對比入手,針對本地常見的平舌翹舌發音難點進行耐心示范和一對一的糾正。

圖為實踐團成員教小小主持人練習普通話相關知識 供圖李建潔

圖為實踐團與小小主持人留影合照 供圖李建潔
2.小小主持人參與晚間文藝匯演主持
晚間文藝匯演中,小主持人登場,用清脆的童聲和略顯稚嫩但十分努力的普通話,串聯起整個晚會。當布依族民歌與普通話朗誦交替呈現,普通話生動講解每個節目的文化內涵,成為連接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的橋梁。

圖為實踐團與小小主持人主持晚間文藝匯演 供圖李建潔
3.十米長卷繪心聲,普通話融入美麗鄉村
一幅潔白的十米長卷在文化廣場徐徐展開,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一邊畫著熟悉的家鄉風景,一邊在服務團成員們的指導下學習用普通話表達:“山峰”、“稻田”、“布依族服飾”等詞匯通過這種生動有趣的方式,深深印刻在村民心中。十米長卷上便呈現出一幅色彩斑斕的鄉村畫卷,每一處景致都配有普通話注釋,成為推普活動的生動教材。

圖為實踐團與納錄村小孩共繪十米長卷 供圖李建潔
“通過夜校的學習”,孩子們對于日常生活溝通能更加準確的發音,對本地常見的平舌翹舌發音難點得到了耐心示范和一對一的糾正。后續實踐團將結合所學,以短視頻等形式講好書院故事,助力地方文化傳播,也為夜校等基層文化教育形式提供歷史文化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