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上午,西南科技大學“藏羌果鄉行”實踐團走進九寨溝縣葡萄現代農業園區,在基地負責人張洪的帶領下,深入了解葡萄產業從種植到釀造的全流程。團隊先后參觀釀酒區與釀酒葡萄種植區,與從業者深入交流,圍繞葡萄酒生產發酵工藝、葡萄種植技術等關鍵議題展開探討,為園區產業升級出謀劃策。

圖1 九寨莊園葡萄酒窖 石洪儒攝
步入九寨莊園葡萄酒窖,張洪首先介紹了地下酒窖的獨特設計。“利用地勢深挖大溝再覆土,形成天然恒溫環境,跟北方地上酒窖比起來,能省下不少能源成本。”實踐團成員觸摸著酒窖墻壁,感受這自然控溫的奇妙之處。負責人又指向入料管道,介紹道:“在酒窖外設置預處理環節,把臟污工序都放在外面完成,能最大程度避免污染酒窖內部環境,保障酒的品質。”

圖2 酒窖負責人帶領團隊參觀地下酒窖 石洪儒攝
在發酵罐區域,負責人詳細介紹:“這個罐體8000元,帶有盤帶控溫結構,干紅葡萄酒釀造時需要帶皮壓破果實,讓果皮中的色素、單寧等充分融入酒液;干白則要去皮直接壓榨。不同工藝對罐體的使用也有差別。”實踐團成員一邊記錄,一邊向負責人詢問不同酒類發酵時的溫度、時長控制要點。談到發酵工藝選擇,現場展開熱烈討論。張洪認為:“工業生產對穩定性要求高,商品酵母能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風險,發酵過程更可控。”但同時他也提出:“自然發酵雖說周期長,可能得1-2個月,還容易出現風味偏差、成本較高,不過中小規模作坊可以借此探索獨特風味,只是得實時監控微生物變化情況。”實踐團成員結合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到討論中,提出可根據園區產品定位,嘗試部分批次采用自然發酵,對比市場反饋的建議。

圖3 酒窖負責人介紹葡萄酒文化 石洪儒攝
在橡木桶選材環節,負責人展示了不同板材的橡木桶,并進行逐一介紹:“美洲板材的橡木桶,能賦予葡萄酒突出的香草類香氣,價格相對親民,很受國內市場歡迎,像奔富品牌的部分產品就常用這種桶。歐洲板材,比如法國、東歐產地的,能帶來巧克力、咖啡類香氣,更適合打造高端產品。法國板材價格昂貴,東歐板材是不錯的經濟替代選項。”成員們靠近聞不同橡木桶散發的氣息,感受風味差異,同時就桶陳周期、微氧作用等技術問題與負責人深入討論。
踏入釀酒葡萄種植區后,負責人介紹起避雨栽培的優勢:“搭建避雨設施后,地面能保持干燥,升溫更快,葡萄生長速度明顯提升。光照條件穩定時,避雨環境減少降雨影響,溫度適宜,對葡萄生長好處較多。”實踐團成員觀察避雨棚搭建結構,詢問搭建成本與維護要點。在品種展示區,負責人指著不同葡萄植株介紹:“紅色品種有赤霞珠、梅洛、品麗珠等;白色品種有霞多麗和水晶。每個品種特性不同,像赤霞珠單寧豐富,釀出的酒結構感強;霞多麗則常帶有柑橘、熱帶水果香氣。”成員們仔細觀察不同品種葡萄的果實形狀、色澤,記錄其生長特征。

圖4 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員參觀釀酒葡萄園 石洪儒攝
談及病蟲害防治,負責人分享經驗:“果園常用波爾多液,按硫酸銅和生石灰1:2的比例混合,這是礦物源制劑,安全環保,符合有機種植標準。噴灑后呈藍綠色,預防病害效果顯著。”在冬季管理方面,負責人強調:“冬季要徹底修剪并清理葡萄園,能大幅降低病蟲害基數,后續農藥使用量也能減少。”實踐團成員針對病蟲害早期監測、綠色防治技術應用等問題與負責人交換意見。關于土壤管理,負責人糾正常見誤區:“市場上說葡萄適合貧瘠土壤不太準確,像法國波爾多地區,土壤并非貧瘠,只是避免過度肥沃影響葡萄品質。園區土壤也要保持適度肥力,不能太極端。”在根系發育控制上,負責人介紹:“通過合理控水、控肥,誘導根系向深層土壤生長,能提升植株抗逆性和礦物質吸收能力。挖溝渠時,要注意科學深度,避免阻礙根系自然生長。”實踐團成員就土壤改良、精準施肥等技術與負責人探討,思考如何將先進理念引入園區種植管理。
通過此次深入考察,實踐團對九寨溝縣葡萄現代農業園區的產業發展有了全面認知,后續將結合專業知識,為園區撰寫詳盡的發展建議報告,涵蓋從優化釀造工藝到改良種植技術等多方面內容,助力園區葡萄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讓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圖5 實踐團在九寨溝縣葡萄現代農業園區合影 石洪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