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大學生“三下鄉”千萬工程專項活動
山東農業大學青衿勵行實踐團響應黨和國家對青年的號召,于8月13日奔赴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三岔口社區,開展2025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三下鄉”社會實踐“千萬工程”專項活動,用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的火熱現場,用青春智慧答好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
座談·把脈鄉村
13日上午,三岔口村委書記親自驅車迎接團隊到達村委會。工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畢娟、副主任楊振威與三岔口、馬營、大所、燕家溝四村書記共同召開線下座談會,系統介紹了當地農田基礎設施、菌物種植、文化產業等發展現狀,并圍繞“千萬工程”背景下的產業升級、鄉村治理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實踐團結合山東農業大學學科優勢,我們重點圍繞菌物種植,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我們對三岔口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一致決定長期跟進三岔口社區的發展。

走訪·探菌致富
14日早晨,團隊走進三岔口食用菌種植基地,我們跟著基地負責人把食用菌從“原料”到“成品”的每個環節都看了個遍。
首先是生產的機械,只見木屑、麥麩、石灰等原料倒進去,機器“轟隆隆”一轉,顏色、濕度一次到位,像廚師調餡一樣精準。
再往里走,是一排排碼得整整齊齊的菌包,每個品種都貼著標簽。負責人隨手拿起一包,告訴我們配料比例、注意事項等,講得通俗易懂。最精彩的要數楊主任接種演示,動作麻利又穩當,邊打邊說:“手要快、槍要準,雜菌才進不來。”大家看得目不轉睛。
參觀完,我們現場進行交流學習,負責人耐心的講給我們聽,句句實在。讓我們對于食用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生產上存在的問題,讓我們有針對性的進行調研,嘗試解決問題。

課堂·播撒夢想
14日下午,我們經過前期的資料整理以及PPT制作,實踐團把課堂搬進鄉村,今天邀請了三岔口社區的中小學生,向同學們科普食用菌、病蟲害相關知識以及三農知識。在講解食用菌時,結合近日的參觀學習,告訴孩子們:“這些蘑菇能長出好收成,是因為有像畢主任、楊主任這樣的人扎根鄉村,把技術用到田地里。咱們家鄉的收成,靠的就是這份對土地的深沉的熱愛。未來,希望你們把對家鄉的熱愛變成改變家鄉的力量。”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更升騰起對家鄉的自豪。

尾聲·青春作答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此次“三下鄉”,山東農大青年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把論文寫進農戶賬本,把夢想種在孩子心田。下一步,青衿勵行實踐團將依托學校實驗室、鄉村振興驛站等平臺,持續為三岔口社區提供技術攻關、品牌策劃、人才培訓等支持,讓青春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在新征程上書寫“的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