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家鄉城市生態建設成果,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與環保意識,近日,我以個人實踐的方式走進吉林省長春市富裕公園,用腳步丈量城市綠地,用行動踐行環保理念,在沉浸式體驗中收獲了一堂生動的“社會課”。
初入富裕公園,便被其開闊的生態畫卷所吸引。這座位于長春高新區的帶狀公園,沿富裕河蜿蜒展開,47萬平方米的綠地間,草木蔥蘢、流水潺潺,全長3000米的步道串聯起休閑區、健身區、水景觀賞區等多個功能空間,處處體現著“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在公園導覽牌與工作人員的講解中,我進一步了解到,富裕公園不僅是市民休閑的“后花園”,更是城市生態治理的重要載體——通過對富裕河水系的生態修復,公園既改善了區域水質,又構建起穩定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成為長春高新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縮影。
在感受公園生態之美的同時,我也主動開啟了“環保實踐行動”。我提前準備了手套、垃圾袋等工具,沿著公園步道、河岸及休閑廣場,細致清理散落的紙屑、塑料瓶、零食包裝袋等垃圾。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區域保持著整潔,但仍有少數游客隨手丟棄的雜物隱藏在草叢或石階縫隙中。經過近兩小時的清理,我共收集了三袋垃圾,并分類投放至公園指定垃圾桶。這一過程讓我深刻意識到,城市生態之美不僅需要建設者的精心打造,更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自覺守護,“保護環境”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到彎腰撿拾的微小行動中。
此外,我還利用此次實踐機會,與公園內鍛煉、休閑的市民展開交流。家住附近社區的張阿姨告訴我,自從富裕公園建成開放,她幾乎每天都會來散步、跳廣場舞,“以前這附近沒什么像樣的綠地,現在出門就能見綠、聞花香,生活幸福感提高太多了!”還有幾位退休老人提到,公園定期舉辦的綠植養護科普、環保主題宣傳等活動,讓大家對生態保護的認識越來越深。這些交流不僅讓我感受到富裕公園對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的重要意義,更讓我看到了市民對家鄉生態環境的珍視與熱愛。
此次富裕公園個人社會實踐,既是一次親近自然的體驗,更是一次責任意識的覺醒。我不僅直觀了解了長春城市生態建設的成果,更在實踐中體會到個人力量對守護美好環境的價值。未來,我將把此次實踐中的收獲轉化為日常行動,主動踐行環保理念,同時積極向身邊人宣傳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用點滴行動為家鄉的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