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走進福山區:童心筑夢,科技啟航煙臺大學-欒冉冉
7月28日,福山區和萬家志愿服務中心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課堂活動。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的志愿者們為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四節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涵蓋傳統文化、雷鋒精神、人工智能科普以及趣味科學實驗,旨在通過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拓展他們的視野。
活動以晨會公益動畫拉開序幕。志愿者們為孩子們播放了經典成語故事《完璧歸趙》,通過生動的動畫形式,讓孩子們直觀地理解了“智慧”與“勇氣”的重要性。動畫結束后,志愿者引導孩子們分享觀后感,一位小朋友舉手說道:“藺相如真聰明,他用智慧保護了國家的寶物!”課堂氛圍輕松活潑,孩子們在故事中汲取了傳統文化的養分。
小朋友學習成語故事
第二節課以“學習雷鋒好榜樣”為主題。志愿者結合PPT,從雷鋒的生平事跡講起,通過“釘子精神”“雨中送大嫂”“捐款救災”等故事,展現了雷鋒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品質。課堂上,孩子們被雷鋒的故事深深吸引,當聽到雷鋒省吃儉用捐款200元時,一位孩子驚訝地說:“他舍不得喝汽水,卻把錢都捐給了別人,真了不起!”志愿者還組織孩子們討論“如何從身邊小事踐行雷鋒精神”,大家踴躍發言,有的說要幫助同學,有的表示要節約糧食。雷鋒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種子。
趙玉玲講雷鋒精神
第三節課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志愿者利用PPT展示了AI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智能推薦等領域的應用。當看到AI能生成賽博朋克風格的貓咪圖片時,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嘆。志愿者還設計了互動環節,讓孩子們體驗智能推薦功能,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原來手機里的兒歌是AI幫我選的!”課堂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直觀的數據,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發了他們對未來技術的興趣。
王芝雨講AI課
最后一節課是“神奇的實驗——空氣炮”。志愿者用簡單的材料制作了空氣炮裝置,并演示了如何用氣流擊倒紙杯塔。孩子們輪流上前嘗試,當看到紙杯被“無形之力”推倒時,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志愿者借此講解了空氣壓力的原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實踐體驗。一位小朋友笑著說:“原來科學這么好玩!”

武慧敏講空氣炮實驗
本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和歡樂,還解決了社區兒童暑期活動單一的問題。通過多元化的課程設計,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成功將傳統文化、雷鋒精神、科技知識與趣味實驗融合,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活動結束后,許多孩子意猶未盡,圍著志愿者追問下次課程的時間。一位家長感慨道:“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孩子回家后還一直念叨著雷鋒和AI呢!”
編譯未來社會實踐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未來,他們將繼續深入社區,為更多孩子帶去知識與溫暖,助力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