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訪紅色印記,弘揚紅色文化,傳承新時代沂蒙精神,“紅印尋訪·青春紀行”實踐團于2025年8月5日前往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沂蒙縣的孟良崮戰役遺址,重溫這段血與淚的贊歌。社會實踐團隊隊員何佳怡、楊語茜參與了此次考察活動。

活動伊始,調查組成員對于孟良崮戰役進行了初步的了解。該戰役由毛澤東指示,陳毅、粟裕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東南孟良崮地區對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進行的進攻作戰。該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粉碎了國民黨軍的“魯中決戰”計劃,對挫敗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有力地配合了陜北和其他戰場的作戰,一舉扭轉了華東戰局。
調查組成員首先進入了孟良崮戰役烈士墓園。正中為粟裕將軍骨灰撒放處,其后英烈塔鐫刻著于此次戰役中犧牲的2800多戰士之名,先輩們遺骨沉睡于兩側墓區。隔著層層斑駁綠葉依稀可見78年前的硝煙彌漫。隨后調查組成員進入紀念館,門廳正面擺放中共中央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題詞與大型戰役沙盤。戰役廳則通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一件件細心保存的戰時物件講述著這場虎口拔牙的血戰。
隨著調查的深入,調查組成員了解到“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孟良崮戰役中,沂蒙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全民支前、全程支前、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在血與火的的戰爭中積極動員,鑄就沂蒙精神,為戰役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軍民一心贏得戰役勝利,更是唯物史觀在中國的鮮明寫照。最后,調查員對此次參觀的整體內容做出總結: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新時代的今天,沂蒙精神依然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日月換新天,讓我們帶著傳承的紅色血脈,以史為鑒,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