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揭開抗美援朝瀾壯闊的歲月,為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7月27日,調查團成員有幸采訪了一位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炮兵老兵尚忠。握著英雄布滿老繭的手,我們仿佛觸摸到了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尚忠爺爺的回憶為調查團成員揭開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那時我們的炮射程不如美軍。”尚忠爺爺緩緩說道。他提到,在嚴寒的冬天,戰士們輪流用體溫為炮栓保暖;夜間行軍時,咳嗽要捂著嘴,生怕暴露目標。盡管物資匱乏、裝備懸殊,志愿軍戰士們卻以“鋼少氣多”的頑強意志,力克強敵,打出了國威和軍威,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當被問及為何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時,尚忠爺爺目光堅毅:“沒人考慮能不能活著回來,只想著不能讓美國人跨過鴨綠江,不能讓家里人再過苦日子。”朝鮮的山川河流、嚴寒酷暑,都是他們必須面對的挑戰。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他們的腳步,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保家衛國的決心。這種樸素的家國情懷,在極端困境中化作了無堅不摧的力量。
談到勝利的原因,尚忠爺爺堅定地說:“我們是正義的抵抗侵略者,而美軍是侵略者,所以我們注定會成功。”如今,爺爺享受著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但他始終銘記犧牲的戰友,并寄語年輕人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為國家未來貢獻力量。
這次采訪讓調查團成員深刻體會到,抗美援朝精神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激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唯有握緊接力棒,讓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更加紅火,才對得起那些在炮聲中倒下的年輕生命。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