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教育,人與故鄉關系的重塑
2023年9月26日下午,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董婕老師組建的“筑夢鄉野”實踐團的四名成員十分有幸在西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周曄副院長的帶領下,一同前往平涼市靜寧縣大寨小學參與鄉土教育會議,參觀有關的鄉土教育成果。
一直以來,鄉村教育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鄉村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一直在討論。 此次活動,我跟隨著團隊去到了大寨小學、閆廟小學和靜寧三中3所學校進行相關調研和了解,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大寨小學開設的各種美育類課程。教學樓走廊兩邊都是孩子們自己創作的美術作品。包括院子里也有一整塊黑板上面都張貼了孩子們的各種臨摹畫以及自己創作的詩歌。學校里也有各種場地可以容納孩子們去進行一些手工創作和各類興趣課。
當時孩子們正好有一堂課是制作月餅,我們有幸參與到了其中,在這堂手工課上,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協作完成了月餅制作的前期準備、中期制作,以及最后的烘烤。除此之外,印象還比較深刻的是大寨小學的“蘋果主題課程”,在操場之外有一片專門的蘋果園,提供孩子們了解蘋果的生長習性,在實踐中利用鄉土課程去增加孩子們與故鄉之間的聯結,去重塑人與故鄉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對于故鄉的認同感。我覺得這點很是重要。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談到教育的時候,會有諸如上大學、走出大山、離開農村、找一份好工作、改變身份、改變階層之類的目標。而此類鄉土課程的開發意義不僅僅是在于培養孩子們與故鄉之間的各種情感認同,更多的是讓孩子們對于故鄉有一個完善、正確、客觀的了解,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們自己,讓他們去得了遠方,回得了故鄉。我們認識了我們自己的家鄉,其實就是了解了自己。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家鄉,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
通過此次調研,我對于鄉村教育的發展有了更充分地認識,也對它的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在今后的發展中,因為此類鄉土課程的開發,能夠培養出更多在思想內容和文化上豐盈的孩子,也相信這些孩子長大后一定會攜帶者故鄉的文化和基因。此外,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現在所處的學習環境以及接觸到的各種學習資源。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會更加刻苦努力,增進專業知識技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作者:王童 來源:西北師大傳媒學院“筑夢鄉野”實踐團隊
- 訪農民畫家 曉藝術鄉村
- 2023年8月22日,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筑夢鄉野”實踐團隊師生共計11名成員在秦安縣葉堡鄉石節子村開展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對石節子村
- 10-16
- 訪一村之長 曉鄉建來路
- 2023年8月22日,在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董婕老師帶領的“筑夢鄉野”實踐團隊師生共計11人,前往秦安縣葉堡鎮石節
- 10-16
- 鄉土教育,人與故鄉關系的重塑
- 2023年9月26日下午,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董婕老師組建的“筑夢鄉野”實踐團的四名成員十分有幸在西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周曄副院長的帶
- 10-16
- 人間煙火氣 盡在石節子
- 2023年8月22日至27日,在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董婕老師帶領的“筑夢鄉野”實踐團隊師生共計11人前往秦安縣石節子
- 10-16
- 信語紙短情長,心語光芒萬丈
- 2023年9月起,武漢理工大學理院青協守望志愿服務隊攜手黃梅思源實驗學校舉辦的書信活動正火熱進行中。該活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關注農
-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