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 “蓄能于技”實踐隊前往濟南市東張營村走訪調研
中國一直致力于生態建設,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進一步推動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國在生態建設領域的取得的進展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為了解決環境問題,中國政府采取了創造性的舉措,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中國加強了環境監管和執法力度。政府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推行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法規。通過加大監管和處罰,有效遏制了環境污染行為的發生,保障了生態環境的良好狀態。其次,中國加大了對綠色產業的扶持。政府推動了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綠色產業的發展,鼓勵企業轉型升級,采用環保技術和綠色生產方式。這不僅為經濟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生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雖遠猶至,同心前行
7月24日早上九點,在各個不同地區居住的我隊隊員紛紛前往濟南市西站進行了實踐前的匯合,并且攜帶好了有關蓄水蓄能技術的資料和實踐中需要用到的東西。當日十點左右乘車前往實踐地—濟南市東張營村。
到達實踐地之后由當地政府人員帶領前去村支部與書記匯合交接,將我隊此次進行的實踐內容和意義詳細地與村書記進行了分享交流,并且得到了村書記的認可以及其他村政府人員的贊揚和肯定。隊旗飄揚,我們的實踐精神永存。
走訪調查,深入民心
當日下午14時,我們整頓完畢后前去東張營村進行了走訪調查,其形式以紙質調查問卷為主,我隊八人分成兩小隊進行調查,通過與村民的友好交流和經驗分享,使其看到了我隊此實踐的優勢和意義,最后并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認可和支持。
未來將至,砥礪前行
7月25日上午,我隊針對這次將抽水蓄能新發電技術分享傳播至廣大鄉村以扶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進行進行了匯報,村書記及眾多村政府人員積極傾聽,最終我隊與當地村支部達成共同目的:將持續為鄉村振興貢獻經驗。此次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作者:蓄能于技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讓非遺浸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 廣州新華學院承席啟韻社會實踐隊于7月10日前往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三角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非遺課堂教學,將“捏泥雞”引入課堂,助力非物
- 08-19
- 讓非遺浸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 廣州新華學院承席啟韻社會實踐隊于7月10日前往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三角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非遺課堂教學,將“捏泥雞”引入課堂,助力非物
- 08-19
- 探太湖治理奧妙,護水域生態發展
- 為響應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號召,7月上旬,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強富美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太湖為
-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