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一群來自蘭州大學的熱心的志愿者們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溫堡鄉溫堡村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支教實踐活動。活動旨在為當地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通過開展生態講堂、職業介紹、趣味數學和書畫世界等課程,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激發小學生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提高他們的生態環境關注意識,豐富他們的生態環境知識,支教團隊在此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態知識競賽。
此次競賽由支教團隊自行策劃并組織,共29名小學生參加。首先,老師將29位小朋友分為了7組,每組4~5個人,然后讓每組小朋友坐在一起,便于討論并回答問題。競賽題目包括了選擇題、判斷題和簡答題,涵蓋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回答正確的小組積一分,最后將積分從高到低排名,由排名分發老師準備的一、二、三等獎小禮物,所有參賽的小朋友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小禮物。參賽學生們在比賽過程中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秀出了自己關的環境知識和環保智慧,表現出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展示了他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

圖為支教團隊為小朋友們準備的各種禮物。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胡倩 攝
在競賽開始前的一節課,支教團隊的成員向學生們普及了許多基本的生態環境知識,并講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各方面的積極意義。比賽現場可謂熱鬧非凡,孩子們積極參與答題,他們發揮思維活躍,眼神堅定,不僅迅速找出正確答案,更能從中引申出對環境保護的思考和意識。
在簡答題發言環節中,孩子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對環境問題的看法與建議。他們深情陳述了家鄉的美麗與問題,提出了減少塑料袋使用、節約用水、保護野生動物等環保行動的建議。令人欣喜的是,他們的發言不僅富有創意、有條理,還充滿了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行動力。孩子們在競賽游戲中了解到垃圾分類對于環境的影響,明白了植樹造林的各方面意義,學習了各種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的保護環境的小事,并積極參與生態保護的實踐,這使得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

圖為競賽過程中小朋友們積極搶答問題。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楠 攝
支教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生態知識競賽不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教育的過程。通過競賽,他們希望喚起小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興趣,引導他們從小養成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好習慣。他們相信,這樣的活動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和環境意識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未來,支教團隊將繼續深入開展各類環保教育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知識水平。他們計劃開展更多的環境保護課程,組織更多的生態實踐活動,并與學校、家長以及社區聯動,共同努力,共同培養和踐行環保理念。他們也期待能有更多人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中,希望每人都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小事,期盼所有人一起為保護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次生態知識競賽中,小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環保事業是每個人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開始。這場競賽喚起了他們對環境保護的興趣和意識,引導他們學會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垃圾分類、少用一次性用具等,從小做起,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競賽結束后每位小朋友高舉屬于自己的小禮物的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藝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