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各民族的團結,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夯實各民族學生友好交往基礎,使同學們從小樹立民族團結意識。7月10日中午,安徽師范大學攜“藝”助“回”,丹心助夢實踐團隊于阜陽市穎東區楊樓朱溝小學開展了“石榴結籽一家親,共話殷殷中華情”主題班會。
“我是回族的,我們家里是不吃豬肉的,我認為大家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雖然我們來自不同民族,但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兄弟姐妹,我們要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四年級的朱若雨說。班主任告訴同學們:“一顆心布不滿天,一塊石頭壘不成山,魚不能離水,雁不能離群。我們要堅持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的統一,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阜陽市楊樓孜鎮朱溝小學有回族、白族和苗族的小朋友,是阜陽市最大的一所少數民族小學,它始終堅持尊重少數民族的禮節與生活習慣,將維護民族團結,共筑中國之夢切實落到實處。立德樹人彰顯民族風范,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課堂上做好民族團結教育,在成長中堅守民族團結之心。在班會上,各個年級的班主任帶著大家了解了“五個認同”—— 對偉大祖國的認同, 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和“三個離不開”——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之后各年級的班主任根據各班情況,分別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的教育。
二年級班主任夏福林在講臺上向同學們普及民族團結的知識,從小樹立他們民族團結的意識,讓他們對民族團結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圖為賈老師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班會
三年級班主任賈志杰在班會上就當今中國面臨世界危機時期,需要中國內部各個民族團結一致,激勵同學們從小樹立民族團結的意志,積極參與學校民族團結教育。
四年級班主任張蕊在班級內統計好少數民族人員,普及少數民族禮節,倡導不同民族的學生互相尊重、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以宣揚民族團結、維系民族精神。

圖為五年級錢老師為同學們介紹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感人故事
五年級班主任錢墉通過“聽故事,學楷模”,帶領同學們深入了解我國的民族團結模范故事和民族精神。
本次主題班會的開展為同學們普及了民族知識,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到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對鞏固民族團結,唱響共筑中華夢之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傳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