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先去參觀了臨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的實驗室。實驗室主要負責檢測食品的質量,包括食品中的營養成分、添加劑、有害物質等等。例如,工作人員會檢測奶茶中的蛋白質含量、茶葉中的含水量、醋與醬油中的防腐劑、海帶與紫菜中的重金屬成分含量等等。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相信在工作人員的嚴格檢測下,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
參觀完實驗室,我們來到了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投訴指揮中心。這里是處理群眾舉報與投訴的場所。工作多年的警官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投訴的處理流程。投訴的來源分兩種,一種是現場投訴,一種是電話投訴。在我們聽警官介紹的時候,正巧有一位女士前來投訴。這位女士兩周前購買的蘋果手機出現按鍵不靈的問題,但對售后服務不滿意,于是向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工作人員現場登記信息,信息將會根據地域劃分到下設管理局進行具體處理,群眾的投訴必須在45天內進行解決。警官表示:要做人民群眾的老娘舅,為人民群眾做好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大洋社區中的臨海市食品安全法律宣傳教育基地開展進一步的參觀學習。通過精美的模型展示,場館展示,法律法規電子書的學習等等,我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于諸如紅心柚并非注入色素而是因為番茄紅素的影響,生長較快的肉鴨是因為人工養殖的成果之類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安全謠言進行了一番科學分析,隊員們得到了正確的認識,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這趟學習之旅,讓市場監管、食品安全等我們在課堂上不大學的到的法律知識生動起來。加強市場監督工作,能有效保護市場正當交易,維護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維持正常經濟秩序,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成。
文/何佩祺,周文佳 審/鄭鳴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