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至8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強化入黨積極分子思想淬煉與實踐能力,長安大學周夢婷、李慧、王鈺佳、舒浩軍、高維浩五位同學,組為薪火行動隊,圍繞“建黨精神·薪火相傳,紅色血脈·強國有我”主題,走進公路交通博物館、西安事變紀念館和大華博物館,以“探尋勝利答案”為主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員們在西安事變紀念館內合影
首站公路交通博物館內,同學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建設視頻,感受現代交通成就;周夢婷同學作為公路交通博物館的志愿講解員,憑借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出色的講解能力,為大家講解了近代的被譽為“國家生命線”的公路——滇緬公路,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交通對國家發展的重要影響。

周夢婷于公路交通博物館內講解
離開公路交通博物館,團隊抵達西安事變紀念館。館內信件、電報、老報紙等史料,靜靜訴說1936年的歷史轉折。高維浩同學提前梳理文獻,以“民族危亡時刻的擔當”為題講解:從“九一八”日寇侵華到中國共產黨為全民族抗戰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主張,他重點解讀“黨始終將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大局觀,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使同學們對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時刻所展現出的擔當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高維浩于西安事變紀念館內講解
最后一站大華博物館,記錄著近代工業變遷與“人民創造歷史”的真諦。王鈺佳與舒浩軍聯袂講解“戰時經濟體”主題,結合還原的戰爭場景、老式機床與生產報表,講述抗戰時期大華紗廠的故事:普通工人放棄休息、頂著敵機威脅堅守崗位,既供軍需又保民生。“從抗戰生產到新中國工業建設,每個成就都藏著勞動者的付出”,兩人互補的講解,讓同學們真切體會“人民是勝利根本力量”的深刻內涵。

王鈺佳、舒浩軍于大華博物館內講解
此次實踐創新融合入黨積極分子培訓與紅色講解,五位同學既是“學習者”,在歷史中汲取精神養分;也是“傳播者”,用志愿講解傳遞紅色力量。“學講結合”不僅深化了他們對黨史國史的認知,更錘煉了責任擔當,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強國有我”的信念。

李慧總結實踐隊員們的講解
未來,長安大學資源學院將持續搭建紅色實踐平臺,學子們也將從此次活動中汲取奮進力量,以青春之姿扛起時代責任,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青年,讓建黨精神薪火相傳、紅色血脈永續流淌。
供稿/王鈺佳
供圖/梁曉英
審核/鞏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