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9日至10日,馬克思主義學院興農云播社會實踐團隊一行5人組成調研實踐團,先后走進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崮山鎮邵家莊村。團隊通過與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科楊筱翰老師深度訪談,系統了解威海市電商興農的政策體系與數字化助農的實施路徑;實地走訪崮山鎮邵家莊村村民,記錄村民對當地直播電商的了解情況及看法。實踐團隊聚焦“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優化研究”主題,考察政府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的銜接機制,旨在總結可復制的“威海經驗”,為打造“田間直播間”、推動農村直播電商助農興農貢獻青春智慧,讓云端流量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實在在“增量”。
團隊成員在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前合影
第一站:解碼威海數字助農政策
7月10日上午,團隊成員懷著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切關注,走進威海市農業農村局,開啟了一場關于“數字賦能農業發展”的深度訪談。窗明幾凈的會議室里,電商助農政策文件在案頭層層堆疊,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桌面上投下整齊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務實創新的工作氛圍。
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科楊筱翰老師以“政策為基、技術為翼、人才為橋”為脈絡,系統解讀了威海市直播電商的發展情況。她從農村電商人才培育、“五朵金花”特色產品品牌打造等多個維度,結合邵家莊村無花果產業、文登西洋參產業等典型案例,生動闡述了政府如何破解農產品“質優價不優”的難題。團隊成員時而凝神記錄政策實施的關鍵節點,時而就直播流量扶持政策等問題與楊老師展開熱烈討論,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實踐要點。

團隊成員和農業農村局的領導進行訪談
7月10日下午,團隊赴邵家莊村村委會及周邊區域開展訪談與實地調研。在村口有零星的水果攤點,團隊成員與果農交流得知,邵家莊村無花果產業以農戶自產自銷為主要模式,部分果園輔以采摘體驗項目。調研發現,多數農戶對農村直播電商認知有限,普遍反映收購定價機制存在優化空間。“咱這兒最有名的就是摩天嶺無花果園,可果子賣給收購商的價錢,還不如自己擺攤賣得劃算!”村民李奶奶如是說,這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當前農村直播電商產銷環節存在的現實困境。
通過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團隊成員發現邵家莊村無花果種植規模可觀但組織化程度較低,農戶對數字化營銷手段認知不足,導致優質農產品面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渠道瓶頸。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這為破解邵家莊村的困境指明了方向。當前,邵家莊村的無花果產業亟需將特色產品與數字經濟浪潮深度融合。當傳統果農化身“新農人”,枝頭果實轉化為云端數據,正是中國式現代化在鄉土大地的生動實踐——讓千年農耕文明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讓威海無花果的甘甜通過方寸屏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