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清晨,當第一縷晨光溫柔灑向十堰市源園社區,湖北醫藥學院萬眾“醫”心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已帶著急救模型和滿腔熱忱,開啟了一場“安全+成長”的雙向守護行動。這場集防溺水教育、急救實踐與課業輔導于一體的暑期特別活動,讓20余名兒童在歡聲笑語中收獲了安全知識與成長陪伴。

圖為實踐隊員胡俊炎講解暑期安全知識
防溺水課堂:生命教育從“六不準”開始
“小朋友們,游泳前一定要做‘魔法熱身操’,否則肌肉會‘生氣罷工’哦!”上午9時,社區活動室內,講解員李薇用童趣語言拉開了防溺水教育的序幕。針對暑期兒童溺水高發風險,實踐隊創新設計“三階教學法”:
原則記憶:通過“防溺水六不準”兒歌(不準私自下水/不準結伴野泳……),配合手勢舞強化記憶;
風險感知:播放兒童溺水真實案例改編的動畫短片,引導孩子們討論“如果我是小主人公,該怎么做”;
技能實操:隊員王浩然在半身模型上演示CPR(心肺復蘇術)操作,“雙手交疊,垂直按壓,每分鐘100-120次”,并邀請孩子們輪流實踐。
作業輔導站:專業陪伴解難題
下午2時,社區圖書館變身“學習樂園”。實踐隊按學科分組,為孩子們提供“一對一”作業輔導。護理專業的盧苗用“水果分分樂”教具講解分數,臨床醫學專業的吳瑞瑩通過“人體骨骼拼圖”輔助自然科學學習,就連最難懂的科學問題,也被隊員們用“水瓶沉浮實驗”化解。

圖為實踐隊員詹智雯輔導作業
“哥哥,這道應用題我讀不懂……”8歲的朵朵舉著作業本小聲求助。實踐隊員張宇恒蹲下身,用畫圖法一步步引導:“我們把小船想象成餅干,貨物是巧克力豆,每次卸載多少巧克力能讓餅干浮起來呢?”當朵朵最終算出答案時,眼睛亮得像星星:“原來學習可以這么好玩!”
雙向成長:安全種子與責任意識的共生
活動尾聲,社區工作人員王女士感慨:“孩子們不僅記住了防溺水口訣,還學會了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這樣的暑期課堂太有價值了!”實踐隊長鄭思遠則表示:“我們在教孩子保護生命的同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純粹的求知欲。未來會繼續開發‘安全+成長’系列課程,讓更多孩子成為自己和他人的守護者。”

圖為實踐隊員與兒童合影留念
夕陽西下,孩子們與隊員們合影,笑聲在社區上空久久回蕩。這場夏日之約,不僅為兒童筑起了防溺水的安全堤壩,更在作業輔導中播撒了求知的種子——而萬眾“醫”心實踐隊的腳步,仍將帶著溫暖與專業,繼續走在護佑童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