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葡萄產業 繪就葡萄酒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賀蘭紫珠·黃河綠洲調研隊馬馨蕊
2025年6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賀蘭紫珠·黃河綠洲”暑期調研團走進寧夏地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度探索地信技術與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見證農業新質生產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的強勁動力。
在雙方交流過程中,地信科技展現出其在葡萄產業信息化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聚焦葡萄種植全鏈條,打造了“硬件+軟件+服務”的智慧化解決方案。通過無人機測繪、多光譜分析等技術,實現了依托對葡萄園的精準“畫像”,為酒莊提供從區劃規劃到田間管理的全流程數據決策支撐。例如,利用氣候數據模型,可精準預測不同產區的適種品種及葡萄風格;借助傳感器和AI決策系統,能實時監測土壤墑情、作物長勢,自動生成灌溉、施肥方案,讓葡萄園管理從“靠經驗”轉向“靠數據”。
“學科融合是推動產業創新的關鍵。”地信科技總經理胡心浩分享道。其團隊成員跨地理信息、葡萄栽培、計算機等多領域,這種復合背景讓技術創新更貼合產業實際需求。目前,公司已為美賀莊園、志輝源石等十余家酒莊搭建智慧化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調控,不僅提升了葡萄品質,還實現了水資源節約20%以上,化肥使用量減少15%,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上實現雙贏。
調研團成員還就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葡萄產業的應對之策展開探討。地信科技展示的“氣候-葡萄生長模型”顯示,通過微氣候調控和品種優化,可有效緩解溫度升高對葡萄成熟度和風味的影響。例如,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公司利用噴霧降溫裝置和精準灌溉技術,使葡萄生長期延長約10天,顯著提升了果實風味物質積累。
此次調研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農業新質生產力正通過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重塑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從田間氣象站到云端數據平臺,從無人機巡檢到AI病蟲害識別,地信科技的實踐為黃河流域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數字樣板”,也為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協同推進開辟了新路徑。
此次調研讓成員們深刻認識到,農業新質生產力正通過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重塑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從田間氣象站到云端數據平臺,從無人機巡檢到AI病蟲害識別,地信科技的實踐為黃河流域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數字樣板”,也為生態保護與產業升級協同推進開辟了新路徑。
“耕土耕心,釀酒釀人。”正如調研團成員所言,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耕土與釀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框架,而是被信息科技賦能,展現出嶄新的光芒。賀蘭山東麓的“紫色產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帶建設的亮麗名片。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