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廣饒,暑氣蒸騰,卻擋不住青春護航的腳步。煙臺大學法學院的學子們,懷揣著對法治傳播的熱忱,奔赴廣饒縣,投身“法治進鄉村·進職校”實踐活動,成為守護青少年成長的一抹亮色。
在李鵲鎮小張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啟動儀式的莊重氛圍里,學子們目光堅定。他們深知,這不僅是一場活動的開場,更是傳遞法治溫度的起點。當看到鄉村留守兒童和職校學生充滿期待的眼神,責任感在心底悄然扎根——要用所學,為他們筑起法治的避風港。
活動現場,煙臺大學學子化身為“法治引路人”。在法治教育桌游環節,他們蹲下身,與孩子們圍坐在一起,把晦澀的法律知識融入趣味游戲。“哥哥,這個卡牌說的‘校園欺凌’是啥呀?”孩子稚嫩的提問,換來的是耐心講解:“就是在學校里,有人故意欺負你、打你或者罵你,這是不對的,咱們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能欺負別人……”生動的案例、易懂的話語,讓法律種子在孩子心中萌芽。
為職校學生講解《職場法律第一課》時,學子們結合實習權益保護、勞動合同陷阱等內容,分享身邊案例。“我表哥實習的時候,老板拖欠工資,不知道咋維權……”學生的傾訴,讓講解更具針對性。從證據留存到法律途徑,一步步拆解,看著學生們從懵懂到豁然,成就感涌上心頭。這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為青春職場路點亮“安全燈”。
在“螢火蟲學堂”,配合檢察官開展《我的身體我做主》《校園欺凌預防》課程時,學子們輔助整理案例、發放教具,眼神里滿是認真?吹洁l村孩子因性侵、欺凌知識的科普,露出“原來這樣做是錯的”的恍然神情,他們明白,每一次努力,都在為孩子的安全成長添磚加瓦。
這場實踐,于煙臺大學學子而言,是課堂外的生動“法治實訓”。走出書本,直面真實需求,才懂法律不是冰冷條文,而是守護生活的鎧甲。與廣饒縣檢察官、社工并肩,看到基層法治工作的細致與堅守,更懂得法治傳播需“接地氣”,要走進人心。
當離別時,孩子們追著問“哥哥姐姐下次還來嗎”,當職校學生說“原來法律離我們這么近”,所有的汗水都化作值得。這不是終點,而是青春法治行的新起點——煙臺大學學子將帶著這份熱忱與成長,繼續在法治傳播路上,奔赴下一場山海,讓法治之光,照亮更多青春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