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領航融生態,多元服務惠傳城 ——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社會學院/會計學院 “執筆傳情桑榆暖,履踐致遠暮歲安”實踐團隊·蘇州分隊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執筆傳情桑榆暖,履踐致遠暮歲安”實踐團隊
2025年7月18日,“執筆傳情桑榆暖,履踐致遠暮歲安”實踐團隊懷揣著對社會養老服務的關切,走進了蘇康養·通安怡養老年公寓(護理院),開展了一次深入而有意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的目光聚焦于這座被譽為“蘇州市四級養老機構”的標桿項目,親身體驗“江南文化蘇式康養”品牌下的現代養老圖景,探尋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蘇州路徑”。
步入通安怡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緊鄰通安衛生院,醫療資源近在咫尺。這不僅為長者們構筑了一道堅實的健康防線,也讓前來探訪的同學們深切感受到“醫養融合”這一核心理念帶來的安心與便利。公寓周邊的公共交通網絡發達,方便家屬探望,而其嚴格的治安管理措施,要求外部訪客必須預約登記,則無聲地訴說著這里對長者生活安全和養老質量的最大化保障。
實踐成員們注意到,工作人員與長者的互動充滿了溫情。行走間,陪同的工作人員總會自然地與路過的老人寒暄幾句家常,關系融洽如鄰里親人。服務臺充足的人員配備,確保了每一位長者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時的關注與響應,這份細致入微的服務態度,令同學們印象深刻。
探訪的重頭戲之一是了解長者的居住與生活空間。在二樓的單人單間樣板房內,同學們看到了明亮整潔的房間:獨立的衛浴設施保障隱私與便利,電視、書桌、沙發等家具一應俱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床頭配備了緊急呼叫鈴,房間內多處安裝了安全扶手,這些細節充分體現了對長者生活習慣和安全需求的周全考量,真正實現了“居住環境整潔明亮”的承諾。這樣的居住條件,為長者提供了舒適且有尊嚴的私人空間。
“民以食為天”,養老院的餐飲服務同樣是同學們關注的重點。通安怡養的食堂明亮寬敞,環境干凈整潔,其創建了“蘇州市營養健康餐廳”的稱號實至名歸。
一日三餐及點心均由專業營養師科學搭配,確保長者吃得健康、美味。更令人欣喜的是,食堂不僅是就餐場所,還是社交和活動的空間——定期組織的包餃子、手工點心制作等活動,將美食與樂趣完美結合,讓長者們在煙火氣中感受生活的溫度。公寓還面向周邊社區提供助餐送餐服務,將這份關懷延伸至更廣泛的群體。
如果說硬件設施是骨架,那么精神文化生活則是養老院的靈魂。通安怡養在豐富長者精神世界方面可謂不遺余力。據工作人員介紹,七月里,護理院每天早上都安排有廣場舞或保健操,喚醒活力的一天。更定期舉辦生日會、花藝手工、聲樂課、小劇場等多元活動,保證內容的常變常新。公寓內功能空間齊備:一樓設有舞蹈室、書畫室、手工室,二樓是靜謐的閱覽室,三樓大廳常舉辦益智課堂、手工畫,七樓大廳則承載著每周固定的“樂享星期二、快樂星期五”活動。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和空間,在保障日常生活舒適度的同時,極大地滿足了長者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讓他們的“銀齡”時光充實而多彩。
在與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實踐成員們了解到一個關鍵亮點:這里的服務團隊高度專業化。工作人員大多擁有養老服務管理專業背景,并持有社工證、護理證等多項資質證書。尤其讓同學們感到振奮的是,年輕的工作人員在與長者相處時,展現出的耐心、熱情和毫無隔閡的狀態,生動體現了當下養老服務隊伍正朝著年輕化、專業化方向穩步發展。這種充滿朝氣的專業力量,無疑是高品質養老服務的堅實保障。
通安怡養的擔當遠不止于院內。實踐成員們還了解到,公寓積極組織養老、醫療等專業人員,走出“院墻”,深入周邊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專家義診、健康講座惠及大眾,而定期進入居民家中提供生活照料、基礎照護、探訪關愛、精神撫慰等上門服務,更是將蘇式康養的溫暖送到了社區老人的心坎上,構建起“機構-社區-居家”一體化養老服務體系,惠及長者已逾4萬人次。
這次深入通安怡養老年公寓的實踐之旅,對大學生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養老院里的老人,并非都是失能或自理困難者,越來越多追求生活品質、渴望陪伴與精神充實的健康長者,也主動選擇了機構養老。他們的選擇,往往基于對醫療資源便捷性、居住環境舒適度和人員配置專業性的綜合考量。蘇康養·通安怡養老年公寓,正以其專業、溫暖、全面的服務,在江南的雅韻中,精心守護著這份“銀齡”的美好,為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養老之路貢獻著可貴的“蘇州實踐”與智慧。
圖文丨陳雪兒
編輯丨胡舒雅
通訊作者丨胡舒雅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