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漢江師范學院教育學院“繁星暖光”志愿服務隊奔赴房縣童欣幼兒園,為暑期托管班注入青春動能,一場以“趣味課程賦能成長”為核心的實踐行動正式啟幕。
在童欣幼兒園暑期托管現場,志愿服務隊依托學前教育專業優勢,構建“創意+協作+實踐”課程矩陣。手工創作課上,志愿者以超輕黏土為基礎材料,系統講解“黏土塑形—紙巾包裹—創意裝飾”全流程。孩子們化身“小小工藝師”,從揉、搓、捏基礎動作起步,將黏土塑造成糖果芯,再以紙巾精細纏繞“糖身”。超輕黏土化身“魔法泥”,孩子們將想象力傾注指尖,一朵紫玫瑰在小手托舉中綻放,紋理里藏著未說盡的童話,部分孩子突破常規,在紙巾表面添繪多彩圖案,讓“糖果”自帶專屬故事。創作過程中,顏色搭配討論聲、造型調整互助聲交織,一個個“多彩糖果”有序粘貼至圓形卡紙展板,逐步構建出童趣滿溢的創意圖景。

益智拼搭課則以彩色圓片為載體,搭建思維訓練場域。志愿者引導孩子觀察形狀、探索組合規律,鼓勵突破定式思維。在自由創作環節,圓片經小手拼組,接連誕生花朵、圣誕樹、城堡等造型,獨特想象力與空間思維能力,借由色彩與形狀的碰撞充分展現。孩子們在分享作品思路時,同步鍛煉語言表達,在互賞互評中拓寬創意視野。益智拼搭場域,圓片拼組的不僅是造型,更是思維的對談——分享奇思、協作試錯,把“我想的”變成“我們做的”。


戶外實踐課把操場變為活力舞臺。藍色拼接地墊區域內,騎小車競速、呼啦圈接力等團隊游戲依次開展。志愿者以“安全協作”為原則,引導孩子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從“單人挑戰”到“團隊協作”,孩子們在奔跑、傳遞中提升肢體協調性,在溝通鼓勵中強化集體意識。戶外天地里,團隊游戲打破陌生邊界,你幫我扶上車、我給你遞圈,把“獨自玩”升級成“一起嗨”,每一次交流、每一回協作,都在給“社交力”“創造力”蓄能,歡笑聲與蟬鳴聲交融,勾勒出夏日最具活力的成長剪影。

此次“繁星暖光”暑期托管行動,通過分層設計、趣味互動的課程體系,實現多維教育價值:手工創作夯實手部精細動作,讓奇思妙想落地為可視作品;益智拼搭激活思維潛能,培養空間認知與創新意識;戶外實踐強化肢體協作,筑牢社交溝通與團隊精神根基。志愿服務隊以專業知識為筆、實踐行動為墨,為幼兒暑期成長書寫充實注腳,更以青春力量實踐教育服務初心。當志愿熱忱與童真需求同頻共振,“鄉”約實踐的教育溫度,正持續滋養幼兒成長土壤,讓暑期托管成為知識啟蒙、友誼萌芽、成長賦能的多元平臺,為鄉村學前教育注入一抹明亮的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