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其有效保護與永續傳承對賡續歷史文脈、涵養文化自信意義重大。為深入挖掘其時代價值,弘揚紅色精神與工匠精神,長安大學赴陜西寶雞“追尋紅色足跡,傳新周禮文化”暑期社會實踐隊于8月17日,在指導老師吳耀東的帶領下前往鳳翔六營泥塑村與西鳳酒廠開展深度走訪調研。
六營泥塑村:泥塑中的非遺傳承
實踐隊首站抵達享有“中國泥塑第一村”美譽的鳳翔六營泥塑村。系統參觀了泥塑工坊與博物館,深入了解泥塑藝術悠久的歷史淵源、精湛的制作技藝及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博物館內陳列的泥塑作品形態生動,題材廣泛,既有承載民俗信仰的威嚴神像、憨態可掬的娃娃,亦有栩栩如生的動物造型及象征吉祥的傳統紋樣。這些作品色彩鮮明、對比強烈,構圖飽滿,充分彰顯了鳳翔泥塑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實踐團隊參觀泥塑工坊與博物館
鳳翔泥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黃忠祥師傅為隊員們現場展示了泥塑制作的完整工藝流程。從選土、和泥、捏塑成型到精細彩繪,每一步驟均凝結著匠人數十年積累的智慧與嚴謹專注的匠心。在黃師傅的悉心指導下,隊員們進行了泥塑制作體驗?此坪喖s的造型,實際操作卻對力道把控與細節處理要求極高。親身體驗讓隊員們深切體會到,每一件精美泥塑背后,都離不開匠人經年累月沉淀的深厚功底與追求極致的職業態度。這份對技藝的敬畏與精益求精的堅守,正是工匠精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中的生動詮釋。

實踐團隊在黃忠祥師傅的指導下體驗泥塑制作并合影留念
西鳳酒廠:酒香里的匠心永恒
隨后,實踐隊抵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鳳酒釀造技藝保護單位——西鳳酒廠。通過企業宣傳片,隊員們系統了解了西鳳酒跨越三千年的無斷代傳承史及其作為“中國老四大名酒”的歷史地位與文化價值。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隊實地觀摩了白酒核心釀造工藝,F代車間內,智能設備精準復刻傳統工藝;非遺核心區,明清“酒海”以荊條麻紙古法儲酒,歷經歲月醇化。這場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使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非遺保護絕非固守,而是以匠心為根基,借助科技實現創造性轉化。
實踐團隊參觀西鳳酒廠并合影留念
通過此次深度走訪,隊員們不僅親眼見證了鳳翔泥塑的斑斕色彩與西鳳酒釀造的千年陳香,更在指尖與感官的觸碰中,深切體悟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歷史厚重與鮮活生命力。無論是泥塑藝人巧手翻飛間對紅色文化、時代元素的創新融入,還是西鳳酒廠以現代科技賦能古法釀造的智慧實踐,都生動詮釋了“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核心在于那份精益求精、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這正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自信前行的根基所在。實踐隊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努力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和守護者,為賡續歷史文脈、涵養文化自信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