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勝利80周年這一意義非凡的歷史節點,7月8日,機器人工程學院“鑒湖微光”志愿者服務團懷揣著深切敬意,帶著精心準備的慰問品,踏上了探望馬武鎮兩位退伍老兵的暖心之旅。此行不僅是一次飽含深情的慰問,更是對歷史的鄭重回望,對英雄的崇高禮贊,旨在讓抗戰歷史的榮光在關懷中得以慰藉與傳承。
臥榻憶烽火:九旬老兵的囑托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志愿者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首先走進了一位97歲高齡的老黨員、抗美援朝老戰士的家中。踏入那間簡樸的屋子,時光仿佛在此刻凝固,空氣中彌漫著歲月的沉淀。老人雖因年事已高且腿傷未愈,只能長期臥榻,但他的雙眼卻依舊閃爍著矍鑠而堅定的光芒,思維清晰得如同昨日仍在戰場。
當面對朝氣蓬勃的志愿者時,老人的眼神瞬間變得柔和而深邃,他緩緩打開了記憶的閘門,那滔滔不絕的講述,將眾人帶回了那段烽火連天、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老人動情地訴說著戰場上的艱苦卓絕,子彈呼嘯而過的尖銳聲響,炮彈爆炸時的驚天動地,以及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沖鋒的無畏身影;他也深情回憶著戰友間生死與共的深厚情誼,在絕境中相互扶持的溫暖瞬間,那些用生命鑄就的信任與忠誠。
看著眼前這些充滿朝氣的大學生,老人感慨萬千,語重心長地囑咐道:“現在的生活多好啊!你們年輕人趕上了好時代,要珍惜,要為國家多出力!”這質樸無華的話語,猶如重錘擊鼓,字字千鈞,飽含著對用鮮血和生命換來和平的無限珍視,更寄托著對新時代青年繼往開來、奮發圖強的殷切期望。志愿者們靜靜地聆聽著,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洗禮,仿佛在這一刻,他們與歷史有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鐵骨亦柔情:八旬老兵的家國情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感動與精神洗禮,志愿者們又來到了另一位85歲退伍老兵的家中。盡管老人腿腳不便,但他依舊熱情地招呼著大家,那爽朗的笑聲、真誠的眼神,無不透露出刻在骨子里的軍人氣質。
當老人開始講述那些深埋心底的戰友深情和戰爭中的難忘瞬間時,他的聲音逐漸顫抖,情緒也難以自抑。回憶如潮水般涌來,淚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轉,他不時輕輕拭去眼角悄然滑落的淚水。那些關于犧牲、堅守和信仰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卻比任何教科書都更加鮮活、更加震撼人心。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溫度,每一句話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讓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來之不易和英雄的無畏擔當。
老兵樸實而堅韌的講述,宛如一部活生生的歷史篇章,讓志愿者們深刻地認識到,正是這些英雄們的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心靈受到了深刻的觸動,仿佛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洗禮,更加堅定了傳承抗戰精神、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決心。

微光慰晚晴 精神永流傳
此次“溫情探訪”,志愿者們不僅為老兵們送去了生活上的關懷與物資,更重要的是帶去了精神上的慰藉和來自當代青年的真誠敬意。在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刻,志愿者們靜靜地坐在這些歷史見證者的身旁,用心聆聽那些穿越時空、飽含血淚與榮光的親身講述,這本身就是對那段浸染著血與火的崢嶸歲月最真摯、最直接的致敬。
老兵們臉上露出的欣慰笑容,如同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志愿者們的心田,這是對他們這份銘記與關懷行動最好的肯定與無聲的回饋。“鑒湖微光”服務團以青春之名,傳遞著時代的溫度,讓功勛者切實感受到了社會的尊崇與溫暖。
老兵們口中滄桑而堅韌的故事,與志愿者們年輕而充滿活力的身影交相輝映,共同奏響了一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尊崇英雄的時代和聲。這束承載著歷史記憶與青春擔當的“微光”,正匯聚成一股溫暖人心的強大力量,照亮了功勛者的晚年,也讓偉大的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歷久彌新的璀璨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