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為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南京市寶塔橋街道率先探索智慧社區建設路徑,提出了“物社”聯動應用場景試點方案,做出了良好的探索與實踐。
南京審計大學“物聯智匯”社會實踐小分隊2024暑期前往南京市寶塔橋街道探索研究價值共創視角下智慧社區建設中的“物社聯動”新型多元化社區治理模式。
在工作人員介紹與展示中,成員了解到金陵二村社區黨委圍繞“黨建引領、鄰里相親、智慧安鄰、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思路,組建多種網絡體系,探索以“物社聯動”為載體的多元共治模式。該社區組建區域黨組織共建網、區域社建共治網、智慧社區共享網、鄰里互助服務網。小區物業、養老企業、紅鄰管家、紅色樓棟長、黨員志愿者、轄區單位共同組成“物社聯盟”,由社區黨委書記擔任聯盟負責人。搭建“1+4+N”的物社聯動網格化治理體系,推動社區基層治理的主體由社區黨組織包攬向社區黨組織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轉變。
令成員感到新奇的是社區采用志愿積分制。在小程序中社區統一發布任務,居民作為志愿者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取相應數目的積分。用于在社區愛心超市兌換物品或者共享小屋物品借用等。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自主參與志愿工作,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為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目前,社區共有13個共建單位、3家物業企業加入物社聯盟,每月召開1次聯盟聯席會議。聯合開展了健康義診、便民服務嘉年華、共享小屋、反詐知識講座等多個物社聯動項目,開展活動20余次,服務黨員、群眾5000多人。
隨后,成員跟隨工作人員來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餐飲服務及日間照料,滿足不同年齡段老人的需求,并結合政府補貼實現優惠。
通過數字賦能,“紅鄰管家”通過持續巡訪、資源對接等,為社區及居民群眾提供多種服務,直接或間接服務居民3000多人次,收集有價值信息50多條。“鄰里幫云之家”小程序的上線使得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并參與到社區治理的決策過程中來。通過物社聯動機制,社區能夠更快地響應并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這種高效的問題解決機制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本次探索,讓成員們看到了一個創新便民智慧社區的建設,數字賦能建立“物社聯動”平臺,整合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通過積分制激勵黨員和志愿者參與社區活動;重視兒童活動和高質便捷養老服務,營造互助和諧的居住環境。而這樣的全新社區建設更為基層社區治理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