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公共管理與服務學院康禾觀察團走進廣州市兩所養老機構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帶領“健康操”,組織開展“手工活動”、“七一建黨活動”等,與長者建立起“通話橋梁”。
快樂無憂,健康相守康禾觀察團成員在第一天考察后得知長者們每天都有早晨早操活動,于是在一天的活動結束后主動學習長者們的健康操利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改良學習,并在實踐活動中帶領長者進行手指操,健康操等活動。每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長者們溫暖的笑臉上,我們一同聚集在寬敞明亮的活動廳,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長者們在隊員們的帶領下,一起舒展身體,參加健康操,展現出活力四溢的神采。
在手工活動中,隊員們與長者們一同制作手工作品。活動現場,長者們積極參與,彼此互相幫助和支持。他們一起動手,用心制作各種手工作品,如折紙、剪紙、編織等等。這個過程不僅增強了長者們的手腦協調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耐心和專注力。這場文藝點綴的活動充滿了創造力和情感交流。
關愛長者,暖心呵護在實踐期間,我們的團隊成員經常會面對一些不能自己進食的長者。為了給這些長者提供幫助,我們的隊員們用心呵護,給長者們帶去溫暖。
在喂食的過程中,隊員們不僅注重技巧和效率,更重要的是用溫柔的態度和和善的語言與長者溝通交流。他們不僅讓長者感受到了愛和關懷,還用輕柔的動作和溫暖的笑容傳遞出自己的關懷之意。通過善意的互動和關懷,與長者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傾聽歲月,青春流淌譚爺爺,一個穿越城市街巷的使者,向我們傳達了一句至理名言:“做事一定要認真,用心去做好。”譚爺爺的故事發生在通訊科技還未發達的年代,他將郵件視為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重要媒介。每次送郵,他都要花費三兩天的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但譚爺爺從未感到疲憊,堅守這份工作長達四十年。這句簡短的話道出了他四十年工作經驗的精髓。譚爺爺的故事提醒著我們,不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全心投入,用心去做,才能取得優秀的成果。他的堅持和智慧是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楷模。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康禾觀察團感受到了與長者相處的溫暖,了解了當前養老機構的運行體系和部門分工,以及養老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困難等等,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