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位于中國河南省中部,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這里有著豐富的歷史景觀,無論是宏偉的古代建筑,還是壯觀的佛教石窟,都為游客帶來一次視覺和心靈的震撼。在這里將帶您領略洛陽的魅力,感受千年古都的歷史風華。
一、洛陽的歷史淵源洛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約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洛陽居天下之中,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 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城市。
二、
白馬寺:中國佛教的發源地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白馬寺鎮310國道邊,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乃中國、越南
、朝鮮
、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白馬寺把佛教傳到了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使佛教在亞洲得到普及,后來又進入歐美,成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參拜的圣地。白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顆釋迦牟尼佛舍利、中華古佛、元代十八羅漢夾纻像等。白馬寺每年一度的“馬寺鐘聲”活動,是人類祈福、辭舊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國外游客參加,入選“洛陽八大景”之中。
三、老君山:中原山水景觀代表、道教圣地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相傳當年老子在此歸隱修煉,悟道后從這里騎著青牛去了函谷關。后人為紀念他,便把此山叫老君山,是道教中歷史最長的山脈。老君山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脈的主峰,海拔2217米,形成于十九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并發帑金建殿。
四、龍門石窟:佛教藝術的瑰寶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于此。其石窟則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建造時采用了大量彩繪,今大多已褪色。龍門石窟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不僅對國內其他石窟的開鑿產生重要影響(如香港天壇大佛),甚至遠及東亞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如日本奈良東大寺、韓國石窟庵等均受其影響。
五、洛邑古城:千年古都的歷史見證“洛邑”系洛陽古時的舊稱,由古至今是華夏文明的代表,歷經十三朝古都,被喻為“文化圣城”。洛邑古城是在老城區以文峰塔為中心,大規模興建古建筑,把老城幾千年的古風還原出來。古城以唐、宋、元、明、清、民國各時期建筑風格為建設主基調,發展和繼承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觀和人文氣息,一步一景,人文氣息濃厚。
六、結語洛陽,這座千年古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游覽洛陽,不僅能領略宏偉的古代建筑、壯觀的佛教石窟,還能感受到濃厚的人文氣息,是一座氣候宜人的城市,很適合人們居住,也很適合旅游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