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微山島抗戰紀念碑前,山東大學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隊員王欣丫利用社會實踐間隙,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精神路訪宣講。面向來自各地的小學生,她生動講述了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革命故事,讓紅色基因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王欣丫站在紀念碑前,手指著碑文向圍攏過來的孩子們講解道:“同學們,我們現在站立的這片土地,曾經是鐵道游擊隊戰斗過的地方。他們就像你們一樣年輕,卻用勇氣和智慧守護了我們的家園。”孩子們仰著臉龐,專注地聽著講解,不時發出驚嘆聲。

她向小學生們講述了微山湖的抗戰往事:在這片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游擊隊員們如何憑借蘆葦蕩作掩護,如何像“騎上奔馳的駿馬”一樣在車站和鐵道線上殺敵1。她的講述生動形象,讓孩子們仿佛看到了當年英雄們英勇奮戰的身影。
“你們知道嗎?當年還有比你們大不了多少的小通信兵,冒著生命危險在敵人封鎖線下傳遞情報。”王欣丫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講述了微山老兵李延廣12歲就參加革命,穿梭于槍林彈雨中傳遞情報的故事。一個小男孩聽后大聲說:“姐姐,我以后也要這么勇敢!”
宣講過程中,王欣丫還巧妙聯系了微山湖旅游區開發的“重走湖上交通線”研學路線,以及運用影視特技和水面爆破等技術重現湖上激戰場面的實景演出,讓孩子們對紅色歷史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紅色精神不是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有溫度、可感知的榜樣力量。”王欣丫對孩子們說道。她鼓勵小朋友們將革命先輩的愛國精神和奮斗精神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從身邊小事做起,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夕陽西下,宣講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仍意猶未盡地圍在王欣丫身邊,爭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一個小姑娘說:“我回去要把這些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還要寫在日記里。”
此次路訪宣講是山東大學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主動傳承紅色文化、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風貌。通過這種隨機生動、寓教于樂的宣講形式,紅色精神在微山湖畔得到了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