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濟南市名輝豪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山東大學
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隊員王欣丫在此組織開展了"團扇繪荷韻·工筆傳匠心"主題實踐活動,帶領社區十余名青少年學習傳統荷花團扇工筆畫技法,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布置得古雅別致,王欣丫提前準備了素面團扇、國畫顏料、各式毛筆等專業畫具。她首先為孩子們講解了團扇的歷史淵源:"團扇起源于中國漢代,因其'團圓如月'的造型,被賦予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隨后,她重點介紹了荷花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代表著高潔、堅貞的品格。"
在教學環節,王欣丫演示了工筆畫荷花的詳細步驟。從起稿勾勒荷花輪廓,到運用分染技法表現花瓣的輕盈質感,再到通過罩染呈現葉片的濃淡變化,她都進行了細致講解。"工筆荷花講究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王欣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每一筆都要心手相應,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

孩子們在王欣丫的指導下,先用淡墨輕輕勾勒出荷花的形態,再蘸取胭脂、藤黃等傳統國畫顏料進行渲染。五年級學生楊夢琪在繪制過程中遇到了困難:"花瓣的漸變效果總是畫不好。"王欣丫立即來到她身邊,手把手地指導她如何運用清水筆進行暈染:"要注意控制水分,這樣才能畫出自然的過渡效果。"
活動現場墨香四溢,孩子們專注地揮毫潑墨,原本素白的團扇上漸漸綻放出朵朵清荷。10歲的張梓涵展示著自己的作品:"我以前只在博物館里見過這么漂亮的團扇,沒想到今天自己能畫出來。我要把這把扇子送給奶奶,她最喜歡荷花了。"
名輝豪庭社區負責人表示,此類活動既豐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又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社區將繼續與高校合作開展更多優質文化活動。學生家長劉女士感慨道:"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技藝,更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審美能力。"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都完成了自己獨特的荷花團扇作品。王欣丫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服務社會、傳播傳統文化,感到十分榮幸。山東大學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將繼續開展此類文化活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