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驕陽似火。南京工業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曹旸、朱永華兩位老師的指導下,11位同學分為科普實踐組、專題調研組、專項評估組、應急演練組,依場景、分主題奔赴社區、企業、商圈及校園基層一線開展應急安全宣傳活動。
走進社區傳播知識,賦能基層治理 7月22日,科普實踐組首站走進江北新區新華七村,開展“應急安全教育進社區”活動。團隊成員圍繞高溫中暑、防汛避險與高層火災逃生三類夏季高發風險開展專題宣講,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與互動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基層治理力量系統掌握突發事件應對流程。
活動結束后,團隊向社區發放滅火毯、應急救援盒等實用物資,切實增強社區工作人員的初期處置能力,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為構建韌性社區提供專業支持。
深入企業查隱患,助力“九小”場所治理 “九小場所”點多面廣,安全管理難度大。為了解安全現狀,推動精細化治理,專題調研組第二站走進南京錦潤制衣廠,開展“安全體檢”專題調研。
隊員們化身“安全評估員”,對消防通道、生產車間等重點區域進行逐一排查,重點檢查滅火器配備、電線老化及安全出口暢通等關鍵要素。針對發現的隱患,團隊逐項記錄并匯總分析。同時,深入訪談企業負責人、安全員、班組長及一線工人,了解管理制度與實際操作間的差距。
“這不僅是一次排查,更是一次對安全治理現狀的精準‘把脈’。”指導老師評價。團隊將對調研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形成問題清單和對策建議,助力地方政府探索“九小場所”安全管理新路徑。
商圈評估查短板,提升應急響應能力 大型商業綜合體人員密集、結構復雜,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節點。專項評估組第三站走進南京金年華商場,開展消防應急能力專項評估。
隊員們分組檢查疏散通道暢通情況、消防設施完備程度及系統運行功能,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商場安全負責人點贊“專業又接地氣”。
服務鄉村護童心,安全教育潤童年 同一時期,應急演練組也點亮了河南一所鄉村學校。應急管理學院與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聯合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小侯初級中學,開展“全國大學生應急科普萬里行”活動,為三至六年級170余名學生帶來體驗式安全教育課程。
7月22日,各班開展應急主題班會,普及地震、火災、急救自救等基本知識。次日,團隊成員學生進行地震疏散演練,指導學生掌握心肺復蘇方法和滅火器使用技能,幫助學生掌握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學生們積極參與,紛紛表示“滅火器過期了要及時更換”“遇到地震應盡量躲在結實的桌子下”,安全意識顯著提升。
青春力行擔使命,應急先鋒譜新篇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是南京工業大學應急管理學院貫徹“大思政課”理念、推動“三全育人”機制落地的重要舉措。團隊通過社區宣教、企業調研、商圈評估和鄉村支教,將專業知識深度融入社會服務一線,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在服務中錘煉本領。
青春有為,使命在肩。南工學子將繼續走向社會前線,以專業力量守護民生安全,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