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古文賞析課浸潤鄉村童心
通訊員鄭嘉欣
7月3日,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鄉村兒童文化素養,7月3日,湖北醫藥學院“醫路童行”社會實踐隊走進十堰市鄖西王家坪紅軍小學,精心開設傳統文化與古文賞析兩門特色課程,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鄉村課堂生根發芽。
傳統文化課堂:領略華夏魅力 傳承千年智慧
課堂伊始,實踐隊員化身“文明解碼師”,帶領孩子們穿越千年,探尋華夏文明的深層密碼。從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的傳奇,到甲骨文刻寫下的先民智慧,古老文字如鑰匙,開啟歷史寶庫,展現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認知與浪漫想象;讀《詩經》,識草木鳥獸;品《論語》,悟處世哲思。 經典著作串起千年文脈,將“仁義禮智信”的精神內核,悄悄種進孩子們的心田。這堂傳統文化課,是穿越時空的對話,讓孩子們觸摸文明根脈,傳承精神星火,而民族文化的基因,也在童真里覺醒。
古文賞析課堂:品味經典之美 感受文字力量
在小古文賞析課堂,隊員帶領孩子們踏入奇妙的古文世界。從趣味提問“古人如何寫日記、講故事?”開啟探索,一同研讀《菊》《游子吟》《絕句》 。隊員們細致拆解詩句,對比菊與蓬蒿地位、解讀孟母縫衣的母愛、賞析絕句里的色彩與畫面,讓經典不再晦澀,而是化作鮮活的文化養分。互動環節里,孩子們找描寫詞、數人物、辨事物,踴躍背誦古詩詞 ,古老文字成了“時光膠囊”,在童真里埋下文化傳承的種子,促成一場詩意的古今相遇。
醫路童行社會實踐隊以傳統文化為舟、古文賞析作帆,載著鄉村孩子們駛向文化彼岸。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特色課程,讓更多鄉村童心,浸潤在傳統文化與經典文學的滋養中,讓文化傳承的溪流,在鄉村課堂持續奔涌向前,滋養出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