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電力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現狀,2025年8月4日,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智巡工域”實踐團走進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圍繞電力市場建設、國產化技術突破、電網調度系統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實地參訪與深度調研,解鎖中國電力自動化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發展密碼。
一、硬核突破:國產化生態圈的“破壁之路” 在南瑞集團核心技術展廳,“自主可控”成為最亮眼的關鍵詞。講解員指著企業介紹向團隊成員講述:“從芯片到整機,我們已實現全鏈條國產化替代。”目前,南瑞集團的電力系統全面采用華為鯤鵬芯片、海光x86芯片及金士頓國產化方案,構建起堅不可摧的“中國芯”防線。
這一突破背后是數十年的技術攻堅:早期依賴曙光、浪潮等國產化品牌積累經驗,2017年實現自研化控制技術突破,2021年新一代調度系統完全擺脫對外依賴。展廳內的對比數據令人震撼——國產化芯片的運算效率較進口產品提升15%,而成本降低30%,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筑起“護城河”。
二、智能中樞:電網調度系統的“進化史詩” 據技術負責人介紹:南瑞集團用三十年走完了國外五十年的技術路。一套成熟的調度系統需經歷“設計聯絡會-系統搭建-三級測試-現場部署-試運行”五個階段,僅模塊化調試就需60-90天,最終還要通過7×24小時壓力測試,確保在極端工況下的穩定運行。
“我們的Open3000系統曾獲國際二等獎,現在的新一代系統更是實現了全自動加速控制。”工程師指著運行中的服務器集群介紹道。在現場調試區,成員們看到技術人員正在接入變電站實時數據,通過數百臺服務器的協同運算,將分散的電力節點整合為動態電網圖譜,直觀展現了“數字孿生”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三、人才密碼:從校園到職場的“成長方程式” “從芯片國產化到系統全球化,南瑞的發展之路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智造的實力。”實踐團成員在參觀筆記中寫道。人力資源主管的介紹讓實踐團成員明確了努力方向。南瑞獨特的“三級培養體系”——校園招聘側重潛力挖掘、入職培訓聚焦技術實操、項目歷練強調解決問題能力,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復合型人才。
“從芯片到系統,從國內到全球,南瑞的發展讓我們看到,自動化專業的價值不僅在于技術本身,更在于用技術解決國家戰略需求。”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深耕電力自動化領域,未來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參訪不僅是一次技術探秘,更是一堂生動的“大國智造”思政課。“智巡工域”實踐團將持續走訪徐州徐工集團等企業,全面呈現江蘇省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全貌,讓更多青年學子感受中國制造業的硬核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