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組織師生赴融濱(江蘇)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實踐調研。學院領導班子與企業高管圍繞“新能源出海與語言人才需求”展開深入交流,并達成多項合作共識。
融濱(江蘇)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024年全面運營,依托迪拜海外倉優勢,主營非洲、中東等地新能源產品進出口業務,先后獲評“江蘇省公共海外倉”和多所高校人才輸送基地。企業負責人表示,非洲等新興市場并非傳統印象中的貧瘠,豐富的礦產和水產資源孕育著巨大商機,只有深入當地才能讀懂需求、抓住機遇。
座談會上,企業方指出,外貿業務員的首要能力是口語,語言交流的情感價值無法被AI替代;當前急需具備法語、英語雙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常駐海外,以提升客戶粘性與服務滿意度。學院方面回應,將進一步優化法語教學方案,并聘請企業高管擔任“特邀企業導師”,開設專業導學講座。
調研期間,師生參觀了企業展廳、樣品間及辦公區,近距離觀摩新能源電池從檢測到下線的全過程。隨后,大家圍繞“面向‘一帶一路’的多語言營銷腳本”展開分組討論,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兩份企業宣傳的英語腳本,將于本周提交企業部門評估。
活動尾聲,學院向企業授予“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實習基地”銅牌。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依托校企平臺,培養更多具備“語言+產業+跨文化”能力的國際化人才,為中國智造出海貢獻常工力量。
李文佳/文 金蘭、趙佳睿、雷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