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了解總書記強調的“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以及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理念,東北林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共筑基建夢,‘砼’走興鄉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從五湖四海齊聚江蘇省揚州市,參觀揚州市大運河博物館,黨史館以及中鐵十四局。以理論為墨、實踐為筆,書寫出“土木人”的完美實踐篇章,在紅色黨旗與團旗的引領下,賡續紅色基因以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進入揚州市大運河博物館,汴河漕運的繁華在眼前鋪展,身臨其境體驗古人揚帆起航的灑脫,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從隋唐的帆影連天,到明清的商埠林立,再到如今的車水馬龍,在這里的每一件文物與影響,都在訴說著大運河“活著”的故事。從鑒真東渡到鄭和七下西洋,始終都秉持著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可貴精神,這對我們“土木人”而言不僅是精神支柱,更是我們未來勇往直前的動力。


來到黨史館,紅色為主題的墻壁上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則則動人故事以及英雄事跡,玻璃柜臺上擺放了一件件代表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文物,這些故事與文物深深刻在我們的內心,在黨旗下的我們深深感到敬畏與敬仰。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如今中共二十大的順利召開,都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員艱苦卓絕奮斗而來的,他們步步為營,與敵人斗智斗勇,才換來如今繁華盛世。我們“土木人”也將聽從黨的指揮,為當今盛世繼續添磚加瓦。


參觀中鐵十四局,與工作人員共同參觀和探討周邊“鄉村改造”工程項目,介紹該工程項目的難點、重點以及未來規劃,了解道路施工工藝、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參與現場測量等一系列項目,結合所學知識探究其中的原理與奧秘。隨后又為我們講解了該地基礎設施的缺陷以及未來改造方向,未來計劃建設具有現代化和綠色化的鄉鎮。

經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親身體驗建筑工地的工作流程,認識到基礎設施完備的重要性和“鄉村城鎮化”的優點。了解和學習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識到古代水利工程項目的偉大與艱辛,繼續傳承黨的紅色意志,為今后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