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如熾,暑氣蒸騰中,一群豫北醫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恰似一團團躍動的火焰,帶著青春的熱忱撲向鄭州市中牟縣草場村,為這里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改善村容村貌為筆,以文化交流為墨,以志愿服務為韻,在村落間勾勒出一幅活力滿滿的畫卷。
6月19日的清晨,第一縷陽光像害羞的孩童,悄悄撥開薄霧的輕紗,溫柔地吻過草場村的每一寸土地。此時,身著統一志愿服的大學生們早已列隊待發,手中的掃帚、簸箕、垃圾袋仿佛是他們的“武器”,要與村落里的塵土、落葉來一場“攻堅戰”。林蔭小道上,枯葉在掃帚下“沙沙”作響,像是在向這群年輕人致敬;孩童們奔跑的游樂場里,紙屑與果皮被一一“捉拿歸案”;就連村民休憩的涼亭,也被擦拭得如同剛洗過臉的娃娃,清爽又精神。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移動,汗水浸濕了衣衫,卻像給志愿服鑲上了一層亮晶晶的金邊。
這邊的清掃熱火朝天,社區活動中心里的健康講座也正“聲”入人心。志愿者們化身“健康使者”,將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燒傷處理等急救知識拆解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到關鍵處,他們的手勢如同指揮家的棒,精準又有力;提到誤區時,語氣里的急切像在提醒親人。派發的宣傳單頁在村民手中傳遞,仿佛一張張健康的“護身符”,讓實用技能悄悄住進每個人的心里。
為了讓溫暖直抵人心,志愿者們還把“歡樂”打包送到老人身邊。互動游戲里,老人們的笑聲像一串銀鈴,在活動中心里叮當作響;知識問答時,他們舉起的手像一片小樹林,眼里的認真與孩童般的好勝交織在一起。這一刻,歲月的皺紋里盛著的全是輕松與愜意。
文化交流環節更像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老人們的故事帶著泥土的芬芳,從饑荒年代的堅韌講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每一個字都沉甸甸的;志愿者們的青春敘事里,有校園的書香,有對未來的憧憬,鮮活又明亮。語言在空氣中碰撞,理解在眼神中流淌,仿佛一棵老樹與新苗,在陽光下根系相連。
草場村村委會主任提起這場活動,眼角的笑意藏不。“這些娃娃就像及時雨,把村子洗得亮堂堂,更把咱老百姓的心焐得熱烘烘。代際之間的墻拆了,日子里的樂子多了,這樣的活動,我們盼著再來!”
這群大學生志愿者,用行動在草場村的土地上寫下青春詩行。他們的熱情是夏日里最清爽的風,吹散了倦。凰麄兊姆瞰I是黑夜里最亮的星,照亮了溫暖。這場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服務與被服務的相遇,更是一次青春與歲月的相擁,為社區的肌理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人們相信,更多美好的故事,正在青年的腳步里悄然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