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精神,服務鄉村振興,促進民族團結,近日,山東航空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康純佳帶隊赴陽信縣流坡塢鎮開展專題社會實踐活動。流坡塢鎮黨委副書記于倩及相關負責同志陪同參與。
在流坡塢鎮榴紅美塢教育實踐基地,團隊成員參觀了同心館、任秀祿事跡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廳,了解南街村的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感受畢生致力于民族團結的優秀人民教師任秀祿的一腔熱忱,尤其是他“撲下身、沉下心、扎下根”的精神,令師生們深受教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廳,通過當地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和特色手工藝展品,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上的堅定決心、重大舉措與豐碩成果。
“鄉音鄉情”入戶調研,精準把脈問需求。志愿者走訪少數民族群眾,通過發放問卷、一對一深度訪談,細致了解村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習意愿,以及在生產銷售、信息獲取等環節面臨的具體語言溝通難題。
“文化紐帶”主題宣講,同音共話民族情。結合流坡塢鎮多民族聚居特色,志愿者圍繞“說好普通話,共敘民族情”主題開展微宣講。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于打破溝通壁壘、增進民族互信、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基石作用。
“石榴紅了”趣味課堂,童聲朗朗潤心田。志愿者走進當地幼兒園,精心設計了寓教于樂的普通話教學活動。通過詩歌朗誦、歡快兒歌、情景模擬、趣味游戲等形式,點燃孩子們學習普通話的熱情,在歡聲笑語中將規范語言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學院深化校地合作、共促民族團結的務實之舉。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在流坡塢鎮譜寫了一曲“語潤鄉村發展,情系民族團結”的青春樂章。